小儿肠套叠大便特点是什么
小儿肠套叠大便特点主要有果酱样便、血便、排便减少或停止、黏液便、排便时哭闹等。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相邻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1、果酱样便
果酱样便是肠套叠的典型表现,由于肠管套叠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肠黏膜出血坏死,血液与肠内容物混合形成暗红色黏稠大便,外观类似果酱。患儿可能伴有阵发性腹痛、呕吐等症状。出现果酱样便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空气灌肠或手术复位治疗。
2、血便
血便表现为大便中混有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血液可能呈条纹状附着于大便表面或与大便混合。肠套叠时肠壁血管受压破裂出血导致血便,患儿可能伴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失血表现。需及时进行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3、排便减少或停止
肠套叠导致肠梗阻时,患儿可能出现排便次数明显减少甚至完全停止排便。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梗阻部位,患儿可能伴有腹胀、呕吐胆汁样物等症状。医生可能通过腹部触诊发现腊肠样包块,X线检查可见肠梗阻征象。
4、黏液便
黏液便表现为大便中含有大量透明或白色黏液,肠套叠时肠黏膜受刺激分泌增多导致。患儿可能伴有阵发性哭闹、屈腿等腹痛表现。黏液便出现时需警惕肠套叠可能,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
5、排便时哭闹
排便时哭闹是肠套叠患儿的常见表现,由于肠管套叠导致排便时腹痛加剧引起。患儿可能在排便时突然哭闹不安,表情痛苦,排便后症状可能暂时缓解。家长发现此类症状需及时带患儿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家长发现患儿出现上述大便异常时,应立即就医检查,肠套叠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给患儿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遵医嘱进行护理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