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放射性肠炎症状
宫颈癌放射性肠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血、里急后重、肠梗阻等症状。放射性肠炎是盆腔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肠道黏膜受辐射损伤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1、腹痛
腹痛多为下腹部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可能因肠道黏膜炎症、溃疡或纤维化导致。疼痛程度与辐射剂量相关,进食后可能加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保护肠黏膜,严重时需静脉营养支持。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与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和肠蠕动加快有关。可能伴随电解质紊乱,需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可遵医嘱使用洛哌丁胺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调节肠道功能。
3、便血
便血多为黏液血便或暗红色血便,因肠黏膜血管破裂或溃疡出血所致。需警惕贫血风险,必要时行肠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康复新液、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修复药物,严重出血需内镜下处理。
4、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表现为排便不尽感,与直肠炎症刺激有关。可能伴随肛门坠胀,夜间症状可能加重。可尝试温水坐浴缓解,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直肠炎症。
5、肠梗阻
肠梗阻多为慢性不完全性梗阻,因肠壁纤维化或粘连导致。表现为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需禁食并胃肠减压。轻症可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完全梗阻需手术解除粘连。
宫颈癌放射性肠炎患者需保持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日常记录排便情况,监测体重及营养指标。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大量便血,应立即就医。放疗期间及治疗后定期复查肠镜,早期发现并处理肠道病变。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