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化疗和全身化疗的区别有哪些
介入化疗和全身化疗的主要区别在于给药方式、作用范围及适用病症。介入化疗通过局部靶向给药直接作用于病灶,全身化疗则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
介入化疗通常采用导管将药物精准输送至肿瘤区域,例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混合后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既能阻断血流又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这种方式对肝癌、胰腺癌等实体瘤效果显著,药物全身暴露量低,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较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穿刺部位血肿、肝功能一过性异常,术后需卧床制动并监测生命体征。
全身化疗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使药物分布至全身,适用于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及转移性癌症。氟尿嘧啶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药物可杀灭快速分裂的癌细胞,但会损伤正常组织,常见脱发、胃肠黏膜炎等反应。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出现发热或出血倾向应及时处理。骨髓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要粒细胞刺激因子支持治疗。
选择化疗方式需结合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耐受性综合评估。介入化疗更适合局部晚期实体瘤,全身化疗对广泛转移病灶更具优势。两种方法也可序贯使用,如肝癌先介入降期后再全身化疗控制微转移。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黏膜修复,避免生冷食物减少感染风险。每周体重监测有助于评估营养状况,出现持续呕吐或腹泻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