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后一直耳鸣怎么办
坐飞机后一直耳鸣可通过咀嚼吞咽、打哈欠、捏鼻鼓气、使用减充血剂、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飞机升降时气压变化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耳闷、耳鸣等症状。
1、咀嚼吞咽
咀嚼口香糖或频繁吞咽动作可刺激咽鼓管开放,帮助平衡中耳内外压力。该方法适用于轻度耳闷,通过下颌运动促进肌肉收缩,使咽鼓管被动扩张。建议在飞机起降时主动进行,避免饮用酒精或咖啡因饮料加重黏膜干燥。
2、打哈欠
刻意打哈欠能牵拉咽鼓管周围肌肉,促使管道自然开放。此方法通过模仿生理性哈欠动作,增加咽鼓管通气量,特别适合气压变化初期使用。若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换气导致头晕。
3、捏鼻鼓气
捏住鼻孔闭口鼓气可主动打开咽鼓管,操作时需缓慢均匀用力。该方法又称瓦尔萨尔瓦动作,适用于耳鸣持续数小时者。但感冒或鼻窦炎患者禁用,以免将病原体逆向送入中耳引发感染。
4、使用减充血剂
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等减充血剂能收缩鼻腔血管,减轻咽鼓管黏膜水肿。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或感冒导致的持续性耳鸣,使用前需清洁鼻腔。注意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长期应用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
5、就医治疗
若耳鸣持续超过24小时伴听力下降,需排除航空性中耳炎或鼓膜穿孔。耳鼻喉科可能采用鼓膜按摩、导管吹张或鼓室穿刺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减轻炎症,合并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
飞行前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有鼻炎病史者可提前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选择红眼航班时保持清醒以便及时做压力调节动作,婴幼儿可通过喂奶或安抚奶嘴促进吞咽。若反复出现严重耳鸣,建议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评估咽鼓管功能,必要时考虑鼓膜置管术。日常可练习软腭提升运动增强咽鼓管肌群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