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骨折了怎么办
脚趾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冷敷镇痛、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脚趾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骨质疏松、重复应力、病理性骨折、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使用医用胶带将伤趾与邻近脚趾固定,或穿戴硬底鞋保护。避免负重行走,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固定需持续3-4周,期间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若固定不当可能导致畸形愈合。
2、冷敷镇痛
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可缓解肿胀疼痛。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配合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若疼痛剧烈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
3、药物治疗
开放性骨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可口服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或钙尔奇D片补充钙质。若合并感染需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抗炎。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脚趾屈伸训练,初期可用温水浸泡缓解僵硬。后期可借助弹力带做抗阻练习,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强度以不引发疼痛为限,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
5、手术治疗
严重移位骨折需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关节面骨折可能需微型钢板固定。术后6周拔除内固定物。手术适应证包括骨折端分离超过3毫米、成角畸形超过15度等情况。
恢复期应增加牛奶、鱼虾等高钙食物摄入,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夜间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患足。定期复查监测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持续肿胀或异常疼痛需及时就医。完全康复前避免剧烈跑跳运动,可进行游泳等非负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