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粥样硬化应该做哪些检查
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常需要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
1、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超声通过高频声波成像评估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性质,是筛查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无创检查。该检查能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异常,检测到早期动脉硬化时内膜增厚或钙化斑块形成。检查过程中患者需平卧配合转动颈部,全程无辐射且耗时较短。
2、经颅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利用低频超声波穿透颅骨,实时监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与方向。该技术可发现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等主要血管的狭窄或痉挛,对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价值。检查时需在颞窗、枕窗等特定颅骨薄弱区探测,可能受颅骨厚度影响成像质量。
3、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技术无创显示脑血管形态,能清晰识别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等病变。该检查无电离辐射,可多角度重建血管影像,但对患者配合度要求较高,体内金属植入物者禁用。增强扫描可提高小血管病变检出率。
4、CT血管成像
CT血管成像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快速扫描获取脑血管立体图像,空间分辨率高且检查时间短。该技术对钙化斑块显示优于磁共振,能准确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但需接受电离辐射和含碘对比剂,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选择。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经股动脉插管注入对比剂实现动态血管显影。该检查可精确判断病变位置、范围及侧支循环,为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依据,但属于有创操作,存在穿刺并发症风险,通常作为最终确诊手段。
确诊脑动脉粥样硬化后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每日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饮食上采用低盐低脂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引发斑块脱落。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作息,每3-6个月复查血管影像学指标。出现头晕、肢体无力等缺血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