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是指胎儿期肺动脉瓣发育异常导致的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属于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1、发病机制
胚胎发育过程中,肺动脉瓣叶融合或增厚导致瓣膜开放受限,右心室射血受阻。部分病例伴有瓣环发育不良或右心室肥厚,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引发继发性三尖瓣反流。
2、临床表现
轻度狭窄可无症状,中重度患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典型体征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可能伴有震颤。新生儿重症病例可出现发绀、喂养困难。
3、诊断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可测量跨瓣压差评估狭窄程度。心电图可见右心室肥厚表现,X线胸片可能显示肺动脉段突出。心导管检查适用于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
4、治疗原则
跨瓣压差超过40mmHg需干预,首选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严重瓣膜发育不良者需外科瓣膜切开或置换。术后需定期随访评估瓣膜功能及右心室重构情况。
5、预后管理
及时干预者预后良好,但需警惕术后肺动脉瓣反流。建议限制剧烈运动,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妊娠前需进行心功能评估,部分患者需终身随访。
日常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但控制钠盐,定期监测体重变化。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出现心悸、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家长需关注患儿生长发育曲线,疫苗接种前应咨询心内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