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茧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壁茧通常是指壁虎蜕下的干燥表皮,在传统医学中有一定应用,常见用法主要有外敷止血、研末入药、泡酒饮用、制作膏剂、配伍汤剂等。
1、外敷止血
壁茧性味咸平,具有收敛止血作用。新鲜壁茧可直接贴敷于小面积皮肤擦伤或浅表伤口,利用其天然纤维结构帮助凝血。使用前需用生理盐水清洁患处,避免细菌感染。外敷后可能出现轻微瘙痒属于正常现象,持续不适需停用。
2、研末入药
将干燥壁茧研磨成细粉后可配伍其他药材使用。常与白及粉、三七粉等混合,用于辅助治疗咳血、鼻衄等出血症状。粉末需密封避光保存,建议单次用量不超过3克,胃肠虚弱者慎用。
3、泡酒饮用
取完整壁茧5-8个浸泡于500毫升白酒中,两周后过滤饮用。传统认为该药酒有助于缓解关节酸痛,每日饮用量不宜超过50毫升。高血压、肝病患者及孕妇禁用,饮用期间忌食生冷。
4、制作膏剂
壁茧与麻油按1:5比例文火熬制,可制成外用膏药。适用于轻度烫伤后期修复,能促进创面结痂。使用前需测试皮肤耐受性,膏体出现酸败气味时应立即停用。开放性伤口禁止涂抹。
5、配伍汤剂
在中医师指导下,壁茧可配伍地榆、侧柏叶等药材煎服,用于辅助治疗便血、崩漏等症。典型方剂中壁茧用量多为6-10克,需久煎1小时以上。阴虚火旺者需调整配伍比例。
使用壁茧前应确认药材来源安全,野生壁虎可能携带寄生虫。建议通过正规药店购买经过炮制处理的产品,避免自行采集。外用时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内服必须遵医嘱。保存时应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传统用法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严重出血或创伤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