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窦性心跳过速是怎么回事
儿童窦性心动过速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退热治疗、补铁、抗甲状腺药物、营养心肌等方式改善。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哭闹时,儿童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可能导致窦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安静休息后心率通常可逐渐恢复正常。家长需避免让孩子过度兴奋或疲劳,保持规律作息。
2、发热
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率可能增加10-20次/分。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引起的发热是儿童心动过速常见原因。需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并针对原发病治疗。
3、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心脏代偿性加快搏动以保证供氧。缺铁性贫血患儿可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或右旋糖酐铁颗粒,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家长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心肌收缩,表现为持续心动过速伴多汗、消瘦。需检测游离T3、T4及TSH,确诊后使用甲巯咪唑片治疗。避免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5、心肌炎
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心悸、气促伴心动过速,心电图显示ST-T改变。需卧床休息,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重症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家长应观察有无胸闷、浮肿等心力衰竭表现。
日常需保证儿童充足睡眠,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急性发作时可尝试冰敷颈部迷走神经区或做valsalva动作。若静息心率持续超过年龄正常值1岁以下>160次/分,1-2岁>140次/分,2-6岁>130次/分,或伴随面色苍白、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可评估心功能状态,运动时注意控制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