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应该怎么去治疗比较好
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低下、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病毒性中耳炎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过敏因素引起者可配合氯雷他定糖浆。用药期间需避免耳道进水,观察听力变化。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局部热敷缓解疼痛,红外线照射促进炎症吸收。鼓膜充血时可使用超短波治疗,渗出明显者配合鼓膜按摩。治疗期间需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
3、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需行鼓膜穿刺术引流积液,鼓膜穿孔长期不愈者考虑鼓室成形术。胆脂瘤型中耳炎需尽早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术后需定期换药并监测听力恢复情况。
4、鼻腔管理
合并鼻炎或腺样体肥大时,需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洗鼻腔,必要时行腺样体切除术。日常可练习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开放,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
5、生活护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游泳及乘坐飞机。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远离烟雾刺激,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耳塞防护。儿童患者需定期复查咽鼓管功能。
中耳炎患者日常需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及时处理鼻塞症状。避免用力擤鼻或呛水,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平衡耳压。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慢性患者每半年需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哺乳期婴儿喂奶时应保持头高位,避免奶液经咽鼓管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