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鼻血要做哪些检查
小儿流鼻血通常需要做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肝功能检查等。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血液疾病、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小板减少等问题。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引发反复鼻出血。若检查结果显示异常,需进一步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2、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用于评估血液凝固能力。先天性凝血障碍如血友病或维生素K缺乏均可导致鼻出血,此类检查对排除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至关重要。
3、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鼻腔黏膜状态,定位出血点。儿童常见出血部位为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区,若发现血管畸形、糜烂或肿瘤需针对性处理。检查过程无创,适合儿童配合操作。
4、鼻窦CT检查
鼻窦CT可显示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或肿瘤占位。对于反复单侧鼻出血或伴随脓性分泌物的患儿,CT有助于诊断鼻窦炎等隐匿性疾病。辐射量较低,但需权衡必要性。
5、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导致出血倾向。检查项目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慢性肝病患儿若合并鼻出血,需评估肝脏合成功能与凝血因子水平。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儿童抠挖鼻腔。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如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有助于增强血管韧性。急性出血时让孩子坐位前倾,捏住鼻翼压迫止血10分钟,若持续出血超过20分钟或伴随面色苍白、头晕需立即就医。定期修剪儿童指甲,减少机械性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