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长了火疖子怎么办
耳朵长了火疖子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火疖子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囊堵塞、免疫力低下、皮肤损伤、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可涂抹碘伏消毒,防止细菌扩散。注意不要挤压疖肿,以免感染加重。保持耳部干燥,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耳塞。
2、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涂抹患处。金黄散软膏具有消肿止痛作用,也可适量外敷。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若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
3、口服药物
感染严重时可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克拉霉素片替代。伴有明显疼痛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糖尿病患者需同时控制血糖水平。
4、物理治疗
早期可用40-45℃温热毛巾湿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红外线照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治疗期间观察疖肿变化,若出现化脓应及时就医。
5、手术切开引流
对于成熟化脓的大型疖肿,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排脓。术后定期换药,保持引流通畅。严重感染者可能需要静脉输注抗生素。术后避免伤口沾水,防止继发感染。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部卫生,避免频繁掏耳或佩戴不洁饰品。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若疖肿反复发作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耳鼻喉科就诊,排除潜在疾病因素。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