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骨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尺桡骨骨折主要由外伤、骨质疏松、重复性应力损伤、病理性骨折、遗传性骨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内固定手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1、外伤
直接暴力撞击或跌倒时手掌撑地是尺桡骨骨折最常见原因,多表现为局部肿胀、畸形和活动受限。轻微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固定治疗,严重移位需手术干预。康复期需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
2、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群因骨密度降低易发生低能量损伤性骨折,常伴有腕部疼痛和握力下降。除骨折常规处理外,需配合钙剂、维生素D3及双膦酸盐类药物改善骨代谢。日常建议增加日照时间,适量补充乳制品。
3、重复性应力损伤
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因长期重复动作导致骨骼微损伤累积,初期表现为运动后隐痛,最终可能发展为完全骨折。急性期需制动4-6周,恢复期逐步进行抗阻力训练。职业人群应优化工作姿势,使用护具分散应力。
4、病理性骨折
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会破坏骨质结构,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可能伴随夜间痛和不明原因发热。需先治疗原发病,恶性肿瘤引起的骨折可能需要瘤段切除联合定制假体植入。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
5、遗传性骨病
成骨不全症等遗传性疾病患者因胶原蛋白缺陷易反复骨折,特征表现为蓝色巩膜和多发性骨折史。治疗以髓内钉固定为主,配合生长激素和双膦酸盐延缓病程。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居家环境做好防摔措施。
骨折愈合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拆除固定装置后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逐步过渡到握力训练和抗阻力练习。定期复查评估骨痂形成情况,发现愈合延迟需及时干预。日常注意防跌倒措施,骨质疏松患者建议使用髋部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