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不正导致牙周炎怎么办
咬合不正导致的牙周炎可通过调整咬合关系、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正畸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咬合不正可能由牙齿排列异常、长期磨牙、牙齿缺失、颌骨发育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咀嚼疼痛等症状。

1、调整咬合关系
通过调磨过高牙尖或修复缺损牙齿,减少咬合创伤。咬合创伤会加重牙周组织损伤,导致牙槽骨吸收加速。医生可能使用咬合纸辅助定位干扰点,分次少量调磨以避免牙齿敏感。日常需避免紧咬牙或单侧咀嚼习惯。
2、牙周基础治疗
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清除牙结石及菌斑生物膜。超声洁治器能有效去除龈上结石,手工刮治器可清理根面附着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建议使用抗敏感牙膏。严重者需配合局部缓释药物如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控制感染,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牙龈出血明显时可用云南白药牙膏辅助止血。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需结合机械清创才能有效控制炎症。
4、正畸治疗
通过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技术重新排列牙齿,建立正常咬合关系。正畸过程中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使用牙缝刷清洁托槽周围。治疗周期通常需1-2年,严重骨性错颌可能需配合正颌手术。
5、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牙周炎伴骨缺损,可选择引导组织再生术或植骨术。翻瓣手术能直视下清理深牙周袋,配合骨替代材料促进再生。术后需短期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影响伤口愈合。
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每3个月更换牙刷。饮食避免过硬过黏食物,减少碳酸饮料摄入。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牙龈微循环。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每3-6个月复查一次。出现牙龈出血或牙齿移位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牙齿脱落风险增加。长期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关推荐
02:40
02:01
02:09
02:36
01:48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牙周炎牙周炎用什么药最有效
- 2 牙周炎是怎么形成的?
- 3 什么是牙周炎?
- 4 什么叫牙周炎
- 5 牙周炎是怎样形成的
- 6 牙周炎什么引起的
- 7 牙周炎如何引起的
- 8 牙周炎严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