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36度8度算发烧吗

发布时间:2020-02-2462947次浏览

36.8是正常的体温,不算是发烧的,人体正常的体温是在36度到37.2之间的,当体温超过37.2那么才算是发烧,36.8这样的体温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待在温暖的空间里面导致的,或者书进行了剧烈的运动产生的。

温度剂是评判一个人有没有发烧的工具,这样的工具在生活里面使用的非常广,能很好的量出来一个人有没有发烧,每个人的体温都是会存在着一些差异,当进行了剧烈的运动以后,就会出现偏高的现象。那么,36度8度算发烧吗?
  当身体的体温在36.8度的时候,是没有发烧的,这个是一个正常的体温,不用担心自身是发烧了,平时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多加休息,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并且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就能增加自身的抵抗力,避免身体感染其它的疾病,引起发烧的现象出现,发烧是一种常见的事情,在发烧以后,需要注意好好的休息,并且及时的检查是因为什么样的疾病引起的发烧,并且在进行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减轻发烧的情况。
  正常人的体温是在36度到37.2的,当身体的温度超过37.2的时候,那么才算是发烧了,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需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原发病,不要觉得发烧是一件小事,确实生活里面大多数的发烧都是一些比较小的疾病引起的,但是也有一洗严重的疾病能引起发烧,当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并且反反复复的话,那么就要引起注意,并且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才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后果。
  发烧的时候是需要采取措施的,一般在发烧以后,需要进行退烧的处理,这样才能缓解发烧带给身体的不适,对于低烧的情况来说,一般是需要进行物理降温的,物理降温就是通过热毛巾擦拭身体来进行,主要擦拭的部位就是颈动脉的部位还要腋下,和大腿根的部位,也可以洗一个热水澡来进行降温,高烧的情况是需要服用退烧药物的。

相关推荐

成年人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成人如果反复发热最常见分两大类,一类是感染性的,一类是非感染性的。感染性又可能分成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像肺结核,可能会引起反复的低热等,还有像病毒,像肝炎可能也会有反复发热,还有一些真菌感染也会引起上述症状。非感染性又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自身免疫病性,像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其他像一些肿瘤性疾病也会引起低热或反复的发热,像淋巴瘤、白血病会有这种情况。其还有一些像甲亢等会出现这种持续的发热或间断发热。
语音时长 02:19

2021-12-30

63590次收听

大人经常发烧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反复的发热,基本分两大方向,一个是感染性的,一个是非感染性的。感染性又分一些像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成年人如果反复发热,如果是相对来说的低热,可能有时要除外一下结核,其像有一些肝炎等或慢性的反复的肾盂肾炎,也会有反复的发热。还有一些就像感染性心内膜炎。当然还有一些真菌的感染。非感染性的最常见要查一查有没有自身免疫病,有一些自身免疫病,常见的像狼疮、皮肌炎等等。其他还有一些肿瘤类的疾病,像一些血液病,白血病或淋巴瘤等等,也会以间断的发热为主要表现。
语音时长 02:18

2021-12-30

94666次收听

02:22
感冒发烧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感冒发烧白细胞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疾病,可见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增高,同时还伴有中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增高,但同时还伴有淋巴细胞增高,一般见于病毒感染。但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还是白细胞正常或者偏低。感冒时白细胞增高,大多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如感冒的患者出现发热,通常在医院要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判断病因。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偏高,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可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02:50
吃完退烧药多久可以吃消炎药
对于儿童患者,一般需要吃退烧药的同时吃消炎药。对于两者的药理作用,没有明显的冲突,吃完退烧药以后可以同时吃消炎药。但是,如果孩子在吃完退烧药以后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这样会把一些消炎药吐出来,影响消炎药的抗炎效果。这种情况可以先让孩子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再吃消炎药,能够促进消炎药物的吸收。如果是一些中成的退烧药,可能和西药之间有相互作用,最好是分开服用。建议吃退烧的中药以后,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吃消炎药,能够避免中成药和西药的相互作用,起到更大的疗效,减少副作用。
02:56
电子体温计腋下几分钟
电子体温计分两种,一种是含报警式的,一种是普通的电子体温计。普通的电子体温计,建议在腋下夹五到十分钟,温度就会比较正常。另外,如果带有报警信息的电子体温计,报警以后一到两分钟,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取出电子体温计,按照体温计的示数来看,是否处在正常的体温范围。对于腋窝的正常体温而言,是指三十六点零到三十七点零之间,算正常的体温范围。在临床上,超过三十七点三摄氏度算是发热。如果有发热的情况,根据发热的程度以及病因,来做相应的一些处理。
02:57
物理降温的方法和适用人群
一般来说人体正常体温应该是在37.4℃以下,这以下当然就不用处理。通常到38.2℃、38.3℃以下的低烧也不需要特殊处理,这是应对疾病的正常反应。超过38.3℃以上或者38.5℃以上,就需要进行降温,在家里或者在医院里。大部分人群都可以使用,对于待在家里的儿童和老人,建议不要自行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有一些疾病,作为普通百姓不是很清楚,过低的降低体温或者耽误了一些疾病的治疗,这样是对患者相对不利的。
多少度才算发烧
每个人的体温都是有差异的,但是绝大部分人的差异很小,人体正常的体温是在36.3到37.2℃之间。通常腋窝温度在36℃-37℃考虑是正常的。人的体温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可以出现波动的,一般跟周围的环境和活动量都是有关系的。
孕期发烧需要吃药吗
孕期发烧的时候,最好不要吃药,但是也要看情况。当孕妇发烧的时候,有抽搐的表现,就要喝药了,必要的时候进行输液治疗来退烧。在平时,家里一定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的湿度,而且孕妇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细菌和病毒发烧的区别
细菌和病毒发烧具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细菌性发烧是受到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可引起扁桃体红肿和咽喉疼痛等症状,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升高,可服用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发烧是病毒感染诱发,会有高烧和全身酸痛反应,需要对症用退烧药和抗病毒药进行医治。
发烧能吃槟榔吗
发烧期间能不能吃槟榔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发烧期间是不能吃槟榔的,因为槟榔的刺激性比较强,不适合在发烧期间吃。此外发烧期间吃槟榔还可能会加重上呼吸道的炎症,从而加重病情。所以在发烧期间一定不要吃槟榔。
发热吃什么食物好
一般情况下,发热时适量吃低盐低油的软食、姜糖水、水分充足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高膳食纤维的食物等比较好,若出现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37度算发烧吗
37度不算发烧一般把37度作为正常体温标准,但因测试部位、时间、季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并不能简单把37度当作一个标准。不同部位应有不同体温标准。由于大人、婴儿和老年人体温都不一样。如果老年人,体温本身偏低,37摄氏度算有点发烧。如果成年人,分在哪个部位测量。一般口腔和直肠温度略比腋下高一点。如果成年女性,每天体温都如此,没有不适反应,属于正常体温。因女性体温比男性高,人体温很敏感,又因个别人有差异,不能看出发烧或者不发烧。
语音时长 01:02

2020-02-12

53990次收听

怎么判断低烧
低烧是常见症状,一般讲的低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判断低热,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体温表测量体温。低烧往往是人体对于各种疾病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低热时患者有消化不良或浑身乏力,头疼或头晕的现象。明确有低热后要查找引起低热原因。低热可见于许多原因,一般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器质性原因又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器质性病因以感染最多见,感染性发热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在感染性低热,尤其是长时间不明原因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其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症状。非感染性低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功能性发热指其他原因如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等精神心理原因也可引起中枢的体温调节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低热。功能性低热,主要靠较长时期的动态观察,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后诊断。
语音时长 01:45

2019-12-06

49064次收听

中医退烧方法
中医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日常人们提到的发烧多为外感发热,多是感受风寒暑热邪气导致,表现为高热伴有全身疼痛、流鼻涕、打喷嚏等。另外一种情况是长期劳倦,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引起的内伤发热,多为低热、伴有神疲乏力、失眠健忘、食欲减退、对事物提不起兴趣等等病症。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治疗方法也是有所差别,对于外感发热主要是采取散寒、祛风、清热的方法,可以用一些特殊的穴位点刺放血进行治疗,比如大椎穴和商阳穴,还可以去进行刮痧,还有中药汤药的治疗。内伤发热多属于虚证,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进行调理,这种情况还需要静心休养配合治疗。
语音时长 01:22

2019-08-27

57810次收听

01:47
中医退烧的最快方法
中医退烧的方法比较多,有中药有发汗、清热、消积退烧等方法,还有推拿、针灸、拔罐、物理疗法等。所谓退烧最快的方法,中医只要辨证准确,一般两副或三副中药就可以快速退烧且不容易反复。风寒外感引起的发热主要表现是全身发冷、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无汗,治疗的关键是要发汗,多用麻杏石甘汤进行加减治疗。风热外感引起的发热,一般伴有咽痛、口渴、发热重,不怕冷,有汗,可以用银翘散进行加减治疗。内热重的高烧可以用白虎汤治疗。暑湿外感引起的发热,可用藿香正气散进行加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