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星形病毒胃肠炎怎么治

66491次浏览

星形病毒胃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饮食调整、对症用药、肠道微生态调节、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星形病毒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直接侵袭、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卫生条件差、合并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

星形病毒胃肠炎患者因呕吐腹泻易出现脱水,首选口服补液盐散预防电解质紊乱。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儿童可选用低渗型口服补液溶液。补液时需分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刺激胃肠。

2、饮食调整

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症状缓解后过渡到馒头、面条等低纤维食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蒸蛋、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3、对症用药

蒙脱石散可吸附病毒减轻腹泻症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发热超过38.5℃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但禁用洛哌丁胺等强效止泻药。呕吐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但需警惕锥体外系反应。

4、微生态调节

布拉氏酵母菌散能竞争性抑制病毒复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修复肠黏膜屏障。建议在体温正常后开始使用,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持续使用1-2周可减少肠道功能紊乱持续时间。

5、并发症预防

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警惕脱水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防止酮症酸中毒。免疫功能低下者若出现持续高热,需排查继发细菌性肠炎可能,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

患病期间应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便后需用肥皂水洗手至少20秒。症状消失后继续清淡饮食1-2周,避免过早摄入油腻食物。托幼机构发生病例时需对环境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患儿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72小时后。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