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病毒会感染哪些器官

57727次浏览

乙肝病毒主要感染肝脏,也可能累及肾脏、胰腺、关节、皮肤等器官。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还可能引发肾小球肾炎胰腺炎关节炎、皮肤血管炎等肝外表现。

1、肝脏

乙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导致肝细胞损伤。急性感染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等症状。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可明确诊断。

2、肾脏

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主要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导致。肾功能检查可见肌酐升高,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

3、胰腺

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胰腺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毒直接侵犯胰腺组织或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胰腺损伤。血淀粉酶检测有助于诊断,腹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胰腺异常。

4、关节

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关节滑膜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关节症状多为对称性,常见于手部小关节。症状通常在肝炎活动期出现。

5、皮肤

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皮肤血管炎,表现为皮疹、紫癜等症状。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血管壁可能导致血管炎症。皮肤病变多出现在下肢,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皮肤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乙肝病毒感染后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等指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出现肝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检查和治疗。

相关推荐

03:06
乙肝五项2、4、5项阳性怎么回事
乙肝五项通常按照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再加上核心抗体的排列顺序,乙肝五项2、4、5阳性那就代表表面抗体阳性、e抗体阳性再加上核心抗体阳性。乙肝五项2、45、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当时免疫力正常,病毒被身体的免疫力清除掉了而且产生了保护性的乙肝表面抗体,同时也留下了免疫的痕迹核心抗体,2、45、阳性代表既往乙肝病毒感染是好现象。如果不放心可以去排除一下其他疾病,查一查HBV-DNA,绝大部分病人查的DNA都是阴性的,这个代表对2、4、5阳性的推测是正确的,既往感染现在已经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
01:40
喝中药期间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吗
喝中药期间接种乙肝疫苗,从理论上来说是没有冲突的。乙肝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没有说对中药有禁忌,但是如果在喝中药期间,要考虑到是何种原因、疾病需要喝的中药。如果有比较严重的慢性的疾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是机体目前处于比较严重的过敏状态,最好等基础疾病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恢复以后,再去接种乙肝疫苗。所以服中药期间不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禁忌症,但是要考虑基础病的目前的状况,看看基础病是不是能够允许使用乙肝疫苗。
慢乙肝是什么意思
慢乙肝也就是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者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约有2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5%~10%的乙肝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癌。乙型肝炎感染者是我国乙肝肝癌的主要病因,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慢乙肝临床表现为疲劳、厌食、恶心、腹胀、肝痛等症状。肝脏大,中等硬度,有压痛。严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的表现,蜘蛛痣、肝掌、脾肿大、肝功能异常或持续。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是指那些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没有慢性肝炎症状的人。一年内连续3次随访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异常,肝组织学正常。
语音时长 01:21

2021-06-07

84289次收听

01:43
乙肝唾液传染吗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唾液当中其实不含有乙肝病毒,因为乙肝病毒主要是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当中,唾液环境并不是乙肝病毒喜欢的生存方式,所以不用担心乙肝病毒会通过唾液的方式进行传播。大多数是通过血液途径,比如有时可能是破溃的伤口,会带有少量的乙肝病毒,若有乙肝的表面抗体,有乙肝的保护性抗体,一般不用担心乙肝的传染,接种乙肝疫苗后,对我们会形成保护,免得乙肝的感染,可以到医院去查一下乙肝五项,不用担心通过唾液传播。所以若有乙肝的病人,能及时去治疗。
黄疸型乙肝的症状
乙肝患者肝细胞功能减退,受损坏死,致部分直接、间接胆红素返流入.血液中增高的胆红素把眼巩膜和全身皮肤染黄,形成黄疸.患者常感畏寒、发热,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乙肝不治疗会好吗
和其它疾病相比,乙肝的治疗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加上治疗时间比较长,有些患者可能出于经济问题,抑或自身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因此很多患者不去积极治疗,要么治疗一段时间,放弃了治疗,那么乙肝不治疗会好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介绍吧。
如何预防乙肝传染
  传染性强是乙肝的一大特点,就因为乙肝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导致人们对乙肝恐惧不已。其实,大家也无须过度恐慌,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就能避免感染乙肝。第一:乙肝防护要养成一个保持卫生、勤洗手的习惯。平常,最好不要拿手指揉眼睛、挤痘痘、抠鼻子、挠痒痒等。一旦实在要做这些事儿,要事先
乙肝查DNA多久查一次
乙肝确实会有着很多严重性,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旦发现异常就应该积极的接受检查,一般的情况下检查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果选择DNA检查,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注重于检查的时间,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乙肝两对半检查,肝功能检查又或者是甲胎蛋白检查。
蜂胶对乙肝有作用吗
蜂胶对乙肝有作用。但作用仅限于预防,而没有治疗作用。乙肝的患者在治疗上,还是要严格的抗病毒治疗。蜂胶的主要功效是:一、增强免疫力。免疫系统是人们的保护层,只有免疫系统受到了伤害,才会受到病菌、病毒的侵害。而蜂胶便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主要由于蜂胶可以刺激白细胞再次产生,并且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其次,蜂胶本身也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和生长,增加抗体的数量。二、抗菌消炎。蜂胶也有极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同时还可以跟很多抗生素,一起搭配使用来延长抗菌效果和抗菌活性。在临床上有很多药物成分中都含有蜂胶,由此可以看出蜂胶的抗菌功效极为显著。三、调节血糖。蜂胶含有大量的黄铜类化合物,成分可以双向调节血糖,提高胰岛细胞的活力,改善胰岛分泌功能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可以减小患有高血糖的几率。四、调节血压。蜂胶中最主要的成分便是抗氧化成分,这类成分可以防止血管老化,降低血液中甘油三脂的含量,以及胆固醇的含量。同时,蜂胶还有净化血液的功能,可以有效的清除血管内壁堆积的垃圾,调节血压防止高血压病变。
语音时长 02:04

2020-02-13

52609次收听

女性乙肝患者可以哺乳吗
乙肝患者可以哺乳,须及时和医生沟通,采取措施。1、切断传播途径,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可从怀孕7个月起,每月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如果是临近生产的孕妇发现得了乙肝,在发现时可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在1~2周后打第一支乙肝疫苗,以后则1、6月间期顺延,保护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一三,效果较好。2、携带乙肝病毒可正常哺乳,乙肝携带的育龄女性,她们在分娩后,新生儿应该最短时间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疫苗和免疫药物就会很快对孩子形成保护,而他们的研究也发现,即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她们乙肝病毒DNA检测为阴性、肝功能正常,就说明她们的体内病毒没有活跃,而此时检测这些准妈妈的乳液,并不能发现其中含有乙肝病毒,所以满足这些条件的新妈妈可以放心地给孩子哺乳。如果新妈妈出现乳头破裂时,应该禁止喂养,所以哺乳期间保护自己的卫生,对于携带乙肝病毒的新妈妈更为关键。另外,如果携带乙肝病毒的新妈妈还是担心自己的病毒侵害孩子的话,也可以采取把自己的乳汁吸到奶瓶,用奶瓶喂养的方式,而盲目地放弃母乳喂养却是一个错误的行为。
语音时长 02:12

2020-02-13

55995次收听

乙肝共用碗筷会传染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乙肝传播途径,我国是乙肝大国,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垂直传播,也就是母亲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传染给孩子了,这种传播是咱们国家乙型肝炎的一个大部分的传播方式,因此我们来积极地进行母婴阻断,可以降低传播率。母婴阻断包括母亲口服相关的核苷类药物,孩子分娩后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第二个途径就是血液传播,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或者是血制品,或者是通过暴露的伤口传播,这种传播主要包括像一些针刺,包括和乙肝患者共用一些具有创伤性的,包括针刺、刷牙、剃须刀,还有现在的纹身等等,如果消毒不严格,包括一些消毒不严格的口腔治疗,口腔和牙齿的治疗,都是传播乙肝的一个途径;第三个途径就是密切接触传播,这中间包括夫妻间的性传播,还有其他的一些比较密切接触的传播。所以,一般来讲,共用碗筷不会传染乙肝。
语音时长 01:27

2020-02-10

63447次收听

乙肝五项都检查什么
乙肝5项检查又被称之为乙肝两对半检查,主要是对患者体内的抗原、表面抗体、表面抗原等内容做检查。也是目前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上乙肝病毒的主要依据,而目前感染乙肝病毒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说输血传播、医源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
用核苷类药物注意什么
核苷类药物,根据它的有效性和耐药性,分成了一线药物和非一线药。目前在中国上市的一线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两种药物。即将会有一个新的替诺福韦上市,叫丙酚替诺福韦。这三种药物是发生乙肝需要治疗的时候,应该首先选择的药物。除此以外,还有几种药物,这些药物要么是抗病毒的效果差一些,要么是耐药变异发生率高一些,已经不把它作为一线药物使用,比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这些药物是在一线药物没有条件使用的情况下,或者一线药物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情况下,才选择的药物。除了这个药物选择以外,在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还应该了解核苷类药物的一些副作用。根据不同的副作用和患者自身的条件来选择不同的药物。比如说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以及新上市的丙酚替诺福韦,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安全,不需要做任何的副作用监测。而替诺福韦酯这个药物就有肾小管毒性的副作用,它和阿德福韦酯是一类的药物,这两种药物都应该关注肾小管的毒性,一旦出现肾小管毒性,就会造成人体的磷元素丢失。而磷元素丢失之后就会造成骨软化,使人的骨密度下降。所以说使用替诺福韦酯和阿德福韦酯的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定期地监测骨密度,监测血磷的浓度,如果有问题,就应该及时地停药,或者去补充磷元素。替比夫定这个药物,它的主要的副作用是肌肉损伤。所以使用替比夫定的人,应该定期监测肌酸激酶,这是反映肌损伤的酶。如果有大量的运动需求,不主张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总之对于核苷类药物的治疗,一般说来非常安全,但是也应该关注这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因为这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服用的过程中,它还有一定的发生率。对于个体而言,一旦发生这些不良反应,如果得不到重视,得不到纠正,就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语音时长 04:36

2019-01-24

57815次收听

01:57
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乙肝主要是经血液传播,和乙肝病人吃饭一般不会传染,但也不排除意外情况发生,如恰好一起吃饭的乙肝病人牙龈出血,带到菜上,同桌吃饭的人吃了带血的菜,又本身胃肠道不好,也是有可能被感染的,生活中接触或饮食传染的概率非常小,但也不完全排除。
02:13
打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第一种方法是打了三针乙肝疫苗如果没有发现产生抗体,可以再加打三针,直至三针打完。第二种是加大疫苗剂量,因为不同的人产生的乙肝疫苗刺激性反应不同。第三种可以更换乙肝疫苗接种。如果以上都不行就顺其自然,一般这种人得乙肝的几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