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流鼻涕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发布时间:2020-03-1667050次浏览

流鼻涕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感冒症状,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出现这类情况一般都是感冒引起的,有的人认为流鼻涕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其实不是这样,就目前对于这类病毒的研究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表现症状还是以发热、咳嗽以及身体乏力为主要表现症状。

其实在现实中我们如果出现流鼻涕的现象,可能就是普通的感冒所导致的现象,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定不要过于的担心和恐慌,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表现不仅仅是出现流鼻涕这个症状的。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引起鼻塞、流鼻涕的症状,但症状不典型,比较少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发热、乏力和干咳现象,这些都是典型的症状,也是比较主要的表现症状,一定要注意区分,合理的鉴别,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的到医院就医,通过检查让自己放心。

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除了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外,出现流鼻涕、鼻塞的现象是比较少,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典型症状,如果有过和确诊患者的接触史,或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还要根据一些CT检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检测,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有必要还需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如果结果为阳性可以确诊。但是目前流鼻涕并不是典型症状,不要自我判断。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有流鼻涕的现象,但是不是典型的症状,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比较担心可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可以让自己放心。

相关推荐

重组新冠疫苗对德尔塔病毒有没有效
目前现有的几个疫苗,包括重组亚单位疫苗,对德尔塔病毒株仍然是有效的,但是从国内外的临床研究来看,确实各种疫苗对德尔塔的保护作用是都略有下降,但是对于重症病例的发生率,对于病死率,仍然是有非常好的作用的,这个是没有明显变化的,主要说的是对于预防有症状的感染,保护力是略有下降。一般的报道说,下降10%到20%不等,关于重组亚单位疫苗下降多少,因为我国,是唯一使用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国家,而我们国家的德尔塔病毒的发生率还是比较低的,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数据,来评估重组亚单位疫苗对德尔塔病毒株的防护效果具体如何。
语音时长 01:05

2021-10-15

64436次收听

德尔塔病毒戴口罩有没有用
德尔塔病毒带口罩,仍然是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德尔塔病毒株传播途径和普通的新型冠状病毒株并没有明显区别,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所以,戴口罩仍然是非常好的预防措施,要科学的佩戴口罩。比如当口罩湿了以后,防护效果下降,就要及时的更换,因为德尔塔病毒株传染性,比过去明显增强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里边的病毒载量也增强了,所以口罩的防护级别就要更高一些。原来戴外科口罩的场所,要升级为N95口罩。原来戴普通一次性口罩的,要升级为外科口罩。原来四到六小时更换一次的,两三个小时就要更换一次。因为德尔塔病毒株的传染性变强了,口罩的防护要比过去更严格。更主要的就是,去这些有风险的场所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减少摘口罩的时间,比如采咽拭子,要确定周围其他人都在戴口罩的前提下,摘下口罩,采集标本,然后迅速的戴上口罩。如果口罩已经被污染、脏,就及时更换成新的口罩。
语音时长 01:27

2021-10-15

86166次收听

德尔塔病毒与普通新冠病毒区别是什么
德尔塔病毒与普通新冠病毒相比,区别主要在于传染性变得更强了。传染性变强就是说,过去一个人如果说不受外力干预,什么措施都不采取,普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可以传播三到四个人,而德尔塔病毒株的感染者可以传播五到九个人。假如说周围都是没有防护,也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就可以传播五到九个人。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变化,一代可以传播五到九个人,两代那可能就是五五二十五个人、九九八十一个人,其实几代下去之后就几百人、几万人这样很快就传播下去了。当然,不会完全不采取措施,可以通过做好个人的防护,通过接种疫苗去把传染指数变低。德尔塔病毒株还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以前得过新冠病毒的人,本来感染之后产生抗体,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感染,但是德尔塔病毒株病毒变异了,人的免疫系统就不认识它了,所以仍然有可能再感染。另外一个就是接种疫苗的人本来产生抗体了,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了,但是德尔塔病毒株有免疫逃逸能力,接种疫苗的人仍然有可能再感染德尔塔病毒株。这就是德尔塔病毒株与普通新冠病毒株的区别。
语音时长 01:27

2021-10-15

61026次收听

德尔塔病毒能不能通过物品传播
德尔塔病毒也可以通过物品传播。以前只知道冠状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但是后来陆续发现了一些冷链运输的从业人员被感染的案例,推测就是由货品传染给人的。尤其是冷藏食品,由于对低温的要求比较高,全程都是低温保存的,病毒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有些货品经过了一周的运输,仍然可以检测到病毒的核酸。虽然病毒核酸不一定是活病毒,但是既然已经发现了物传人的现象,也就证明了新冠病毒是可以通过物品传染人的。在一些研究中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像不锈钢、玻璃、塑料,可以存活两三天,在低温环境下,甚至可以达到一周以上。所以,德尔塔病毒株也是可以通过货传人的。
语音时长 01:13

2021-10-15

66792次收听

德尔塔毒株如何预防
德尔塔病毒株的预防,应做好以下方面的措施:第一、要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出差。第二、减少不必要的聚会,不举办或参加人员较多的聚餐、聚会,避免在密闭的空间聚会、活动,尽可能的简短,并注意开窗、通风。参加活动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安全的距离,杜绝带病聚集、带病工作。第三、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第四、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护的措施,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要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第五、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六、要做好健康监测,尤其是旅游归来后,应密切关注自身及家庭人员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需要及时到附近的发热门诊就医。
语音时长 01:21

2021-10-15

78317次收听

02:01
新冠德尔塔病毒能治愈吗
新冠德尔塔病毒有报道说重症率高一些,但仍然是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治愈的。国外有一些报道说德尔塔病毒株感染者的住院率增加了两倍,进入ICU的风险也增加了两到三倍,死亡风险增加了一到两倍,但在各个国家反应都不太一样。从我们国家报道的,比如说在广州疫情,接种过全程疫苗的人没有重症的病例都已经治愈。全程接种疫苗的人,感染以后重症率还是很低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相比过去2020年的普通毒株,新冠德尔塔病毒株的病死率,并没有明显的增加,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治愈的。
01:54
德尔塔变异毒株怎么消灭
德尔塔变异株的消灭,和以前的防控策略一样,即科学戴口罩,多开窗通风,勤洗手,减少不必要的聚会,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接种疫苗。但是,德尔塔病毒株的传染性确实变强,传播速度变快,免疫逃逸能力比以前的毒株更强。在采取上述措施时,要比以前更严格。比如,流调速度要更快,要跑在病毒的前面,更多、更早的发现所有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将他们都集中隔离,减少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因为以前的这些措施,都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所以只要把这些措施都做好,仍然可以消灭德尔塔病毒株。
02:01
打完新冠疫苗可以防德尔塔病毒吗
接种新冠疫苗对德尔塔病毒株,是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但不是百分之百的能够避免感染。接种疫苗后,绝大多数人能够产生抗体,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是,德尔塔病毒株,在S蛋白上产生了一些变异,能够让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病毒,所以防护效果有所下降。但是整体观察各款疫苗,不管是灭活疫苗、MR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是重组亚单位疫苗,在预防德尔塔病毒感染的重症发生率上,在避免死亡方面,疫苗仍然有非常好的作用,所以还是要积极的接种疫苗。
01:54
德尔塔症状会头晕吗
德尔塔病毒感染的症状可以有头晕。德尔塔病毒感染的早期表现不典型,除了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外,可以有乏力、肌肉酸疼等表现,部分病人还可以有胃肠道的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大多数病人可以进展为肺炎,出现咳嗽、咳痰等表现,重症的病人甚至可以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ARDS、脓毒症。临床表现要比原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重一些,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例,可能要比原来的要多,住院时间长一些,治疗可能相对会困难一些。
德尔塔病毒症状是什么
德尔塔病毒的症状为乏力、轻度肌肉酸痛、嗅觉障碍、流鼻涕等。因德尔塔病毒突变后,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可能随着感染者体质和病情发生改变。若曾跟感染者有密切接触或轨迹重合的地方,需特别注意观察个人身体状况。
新冠德尔塔病毒传播途径
新冠通常指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病毒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可通过三种传播途径传播,分别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污染物传播、气溶胶传播。
德尔塔病毒是新冠变异吗
新冠变异通常指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一般情况下,德尔塔病毒是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是在普通新型冠状病毒的基础上变异,具有传播性较高、病毒载量较高、潜伏期较短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耐高温吗
冠状病毒耐高温,一般在56度的高温下,30分钟就可以将病毒杀死。75%的酒精,含氯消毒剂,也能有效杀死冠状病毒。平时一定要减少出门的时间,还要注意多晒太阳,适当的运动,多吃一些维生素高的食物,以此来增加自身的抵抗力。
84消毒液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吗
根据目前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和了解,乙醚,75%的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84消毒剂可以有效杀死冠状病毒,但84消毒液的危害很大,刺激性强,使用时应注意安全,佩戴手套和口罩。
02:50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一般是是直径小于5um的含水颗粒,通过一定的距离进入易感人群的黏膜表面。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目前发现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的产生有两种:一、咳嗽、打喷嚏或说话。二、医护人员为病人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插管、取咽拭子时会接触到病人的飞沫。除戴口罩外,患者也可以戴防目镜,保护眼睛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