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如何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主要有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抗体检测三种方式。核酸检测是确诊的金标准,抗原检测适合快速筛查,抗体检测用于判断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效果。
1、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通过采集鼻咽拭子、口咽拭子或痰液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病毒RNA。该方法灵敏度高,可在感染后1-2天检出阳性结果,是诊断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据。检测需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通常4-6小时出报告。核酸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与采样不规范、病毒载量低或试剂灵敏度有关。
2、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通过鼻拭子样本检测病毒核衣壳蛋白,15-20分钟可出结果。适用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7天内的早期筛查,但灵敏度低于核酸检测。阳性结果需通过核酸检测确认,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居家自测试剂盒属于此类,操作时需严格遵循说明书。
3、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通过抽血检测IgM和IgG抗体,用于评估感染史或疫苗效果。IgM抗体在感染后5-7天产生,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在感染后10-14天出现,可持续数月。该方法不能用于早期诊断,且接种疫苗后也会产生抗体。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综合判断。
4、检测注意事项
核酸检测前30分钟避免进食、吸烟或嚼口香糖;抗原检测需在通风环境操作,读取结果不超过20分钟;抗体检测无须空腹。三类检测都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重复检测可提高准确性。高风险人群应优先选择核酸检测,密接者建议5天内连续抗原检测。
5、新型检测技术
数字PCR技术可提高核酸检测灵敏度,CRISPR技术正在开发更快速的检测方法。部分机构采用混合采样提高筛查效率,但阳性样本需重新单管检测。呼气检测、废水监测等新方法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大规模临床应用。
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测,抗原阳性需立即隔离并上报社区。检测后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居家期间每日监测体温。恢复期可进行抗体检测评估免疫状态,但需注意抗体水平会随时间下降。疫苗接种能显著降低重症风险,符合条件者应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相关推荐
02:08
01:57
01:58
03:00
02:0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2 冠状病毒感染源
- 3 冠状病毒感染体温多少
-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范围
- 5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6 冠状病毒感染症状
- 7 冠状病毒感染特征
- 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为什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