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体温多少度正常

发布时间:2020-03-1751882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体温多少度正常”的标准说法,得根据病症的时间段和个体症状确定,具体分析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发病的初期通常都是在37.3~38℃之间,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体温可能会有所升高,达到38℃以上,不过也有一些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中低度发热,还有少数的感染者并不会出现发热现象,体温在37.3℃以下。

1.发病初期37.3~38℃:大多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体温都会出现上升现象,在发病的早期体温一般是在37.3~38℃之间。不过每个患者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早期的体温变化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的患者体温都是在这个范围之内。

2.病情加重后超过3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初期的时候通常都是中低度发热,可是如果病情加重,甚至是发展到重症,那么体温也会有所升高,通常都是在38℃以上,而且会有持续性高热的现象,连续发烧的时间会超过三天。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都会发高烧,有一些是发低烧或者是中低烧。

3.少数患者体温在37.3℃以下: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大多数的患者体温都在37.2℃以上,但是也有少数的患者发病后并不会出现发热现象,所以他们的体温通常是在37.3℃以下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体温升高的特点是体温高低和病情严重程度不成比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后体温通常都会出现升高现象,但是体温的高低却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并不是说发烧的温度越高病情就越严重,有一些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也会有低热和中低热现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容易降温,很多疾病都会导致体温升高,只不过一般情况下体温升高后是可以通过物理或药物的方法来降温的。但如果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体温升高,通常都不容易降温,就算是服用了退热药把温度降下来,但是很快又会升上去。

相关推荐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是发烧几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后,发热特征实际上是没有规律的,可以说什么样的热型都有,或者是多高的温度都有,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性非常大,大家可以通过一些宣传报道,了解到有一些轻症的患者没有发热,甚至有一些隐形的感染者,等他自愈了以后,然后全程整个的病程中都没有任何的不适,当然其中也包括体温,也就是他没有体发热的表现。有一些患者可能就会表现为低热,低热就是37度2~38度之间,有一些患者可能表现为中度的发热,也就是38度到39度之间,甚至还有超过39度,还有超高热体温超过41度的等等。基本上如果患者体温不是过高的话,相对来说病情更多的是属于轻症的,如果体温超过39度,要注意病情演变,因为有一些高热的患者可能会发展成重症或者危重症,特别是有持续高热的,如果肺内的病变进展比较快,可能继发了大面积的病毒性肺炎,然后再继发呼吸衰竭,这时候一般都是比较危重症的情况,需要医生严密的监测,积极的进行治疗干预处理。所以针对于新冠,发热是没有特殊的体温的,每个人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从体温正常到高热都有可能。
语音时长 02:03

2021-12-30

82590次收听

德尔塔病毒症状有什么
德尔塔病毒感染者的症状主要是低烧、咽痛、乏力、干咳。如果是说有出现恶心、腹痛、腹泻,也要警惕有可能是德尔塔病毒株感染。另外,还包括了说像味觉减退、嗅觉减退、结膜炎这样一些少见的症状。但总体来说,德尔塔病毒株感染者的症状和普通毒株没有明显区别,和阿尔法、贝塔、伽马这些变异株也没有明显区别。有报道说感染德尔塔病毒株的年轻人变多了,以前有症状的人主要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德尔塔病毒株之后的年轻人出现症状的比例也变多了,可能以前年轻人感染之后,是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高,但是德尔塔病毒株也让年轻人更多地出现症状。有国家报道感染德尔塔病毒株的住院的需求变高了,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比例也变多了,但是这个主要是在一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身上。在接种疫苗人群里边发现,重症发生率还是很低的,病死率也是非常低的。
语音时长 01:17

2021-10-15

68228次收听

感染德尔塔一般几天发病
感染德尔塔病毒后,两到三天就可以发病,德尔塔病毒潜伏期平均4.4天。德尔塔病毒肺炎的早期表现不典型,仅可能表现为乏力、肌肉酸痛、嗅觉失灵等,头痛、喉咙疼,流鼻涕等重感冒症状也比较常见。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出现肺炎的表现有咳嗽、咳痰、胸闷等,少部分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的可以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促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新冠德尔塔病毒肺炎的临床症状可能要比原来的新冠病毒肺炎重,出现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比例增高,住院时间也比较长。
语音时长 01:13

2021-10-15

68216次收听

01:57
德尔塔毒株严重吗
德尔塔病毒株比较严重,表现在传染性变强,传播速度变快,疫苗的逃逸能力加强。现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国家流行的病毒株,主要是德尔塔病毒株。在德尔塔病毒株之前,也曾经有在英国最早发现的阿尔法病毒株,在南非最早发现的贝塔病毒株,在巴西最早发现的伽马病毒株,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传染性变强,有的变得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对疫苗的保护作用下降。德尔塔病毒株兼具两大特点,第一是传染性强,第二是有免疫逃逸能力。
02:01
德尔塔变异几天发病
德尔塔变异株的感染者,平均发病时间是三到七天,大部分人是三到四天左右就会出现症状。出现症状之后五到七天,这段时间传染性都是非常强的,一般七天以后传染性就下降了。有症状的这段时间传染性也比较强,和新型冠状病毒相比,德尔塔病毒变异株感染者潜伏期变短了,以前五天左右感染者才会出现症状,德尔塔病毒株的感染者一般三到四天就会出现症状。如果感染出现症状前一两天有传染性,那么这个人两三天就已经有传染性。症状表现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以低烧、乏力、干咳、肌肉酸痛为主要表现的。
01:59
德尔塔病毒与新冠病毒的区别
德尔塔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普通毒株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一、传染性强。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里的病毒数量是明显增加的,新冠病毒一个人可能会传染三四个人,德尔塔病毒株可以传播五到九个人。二、传播速度快。新冠病毒一个人感染后,三四天之后才有传染性。德尔塔病毒株的感染者,两三天以后就有传染性,就会传染给周围的人。三、免疫逃逸能力强。使疫苗的保护作用下降,即使接种了两针疫苗,仍然有可能被感染,所以仍然要做好个人的防护。
01:59
新冠德尔塔毒株潜伏期多久
新冠德尔塔病毒株潜伏期平均约4.4天。新冠德尔塔病毒株潜伏期比新型冠状病毒源毒株的潜伏期短。感染新冠德尔塔病毒株后一到三天就可以发病,德尔塔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约平均缩短了一到两天。新型冠状病毒源毒株的潜伏期一般在一到十四天,多为三到七天。德尔塔病毒在病人体内载量较高,病毒在体内阴转所需要的时间也长达十三到十五天,远长于普通株的七到九天。德尔塔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可能比原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患者发病以后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还要增高。
德尔塔毒株能自愈吗
感染德尔塔毒株后,自愈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身体免疫力较强,不排除会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将病毒清除,不过这种情况通常比较少见。德尔塔毒株属于新冠病毒的变异体,传播能力和病毒载量都要强于普通的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病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如果症状较轻,而且接种过新冠疫苗,只要及时采取抗病毒或抗感染治疗,病情很快会康复。但如果是重症患者,病情发展比较迅速,这时治疗难度也会增加,更加不能寄希望于自愈。因此,一旦发现德尔塔毒株后,需要尽快采取隔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01

2021-08-17

104822次收听

重组蛋白疫苗对德尔塔病毒有效吗
注射重组蛋白疫苗对德尔塔病毒有效,可降低感染、转重、住院风险,但因德尔塔病毒存在免疫逃逸性,有突破性感染的可能,注射疫苗后还需做好个人防护。
德尔塔毒株和新冠病毒有什么关系
德尔塔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虽然均属于冠状病毒,但德尔塔在变异后在传染能力和致病率方面确是远超新冠病毒的。冠状病毒的变异是为了适应其生活环境,且还在持续变异,我们也在面临严峻的考验。
德尔塔病毒如何防范
针对德尔塔病毒,仍然可以沿用之前我国对于新冠病毒的防范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之后,不仅能够降低感染风险,而且还能够极大降低重症率以及死亡率。此外就是戴口罩,因为德尔塔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飞沫以及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所以戴口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病毒,进而避免感染。平时尽量不要前往人多的场合,减少不必要的聚餐,也要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公共设施。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咽痛、身体乏力、嗅觉障碍、腹泻等,要及时就医。
语音时长 01:01

2021-08-12

91908次收听

德尔塔病毒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几天
德尔塔病毒离开人体存活时间,并无准确试验研究证实。一般存活时间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存活越长,温度越高存活越短。德尔塔病毒转中风险、住院风险较高,转阴时间和治疗时间也较长,危害性较大,感染后需积极配合治疗。
德尔塔病毒如何变异
德尔塔病毒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而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为了利于病毒的生存和繁衍,病毒本身会选择性进化。
新冠疫苗可以防控德尔塔病毒吗
新冠疫苗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德尔塔为新冠变异毒株,其传播率高、潜伏期短,且感染后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较为严重,但若注射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能够有效减少德尔塔病毒的感染率。若符合疫苗接种条件,都应积极接种,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03:00
什么情况不能打新冠疫苗
不能打新冠疫苗的情况有:1.过敏患者。2.疾病急性期出现高热、重感冒、肺炎;骨折;全身荨麻疹疾病状态。3.没有很好控制的疾病。4.肿瘤患者准备手术,术后疾病恢复期,肿瘤放化疗期间。5.孕期妇女。6.神经系统疾病,近期有发作癫痫或者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7.注射了其他疫苗没有超过14天,狂犬病疫苗除外。8.18岁以下的青少年。9.高龄人群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判断是否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