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风寒感冒

发布时间:2020-03-2660055次浏览

概述

简介:

风寒感冒是感受触冒风寒邪气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特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称为“重伤风”。

就诊科室:

中医科、中医内科

临床症状: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白清稀,头痛,肢节酸重,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原则: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达邪外出。

流行病学:

风寒感冒多发于冬、春两季交替时,气候突变,冷热失常,风寒之邪气侵袭人体而致病。

传播途径:

外邪侵袭肺卫,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

严重性:

如不及时控制病情,有可能继发感染,诱发气管炎、鼻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是否医保:

病因

病因:

1、外邪:即感受自然界中的风寒邪气。风寒感冒多发于冬春季节交替时,气候突变,冷热失常,风寒之邪气侵袭人体而致病。

2、内因: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与正气强弱、感邪轻重有关。若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懈,外邪乘袭卫表,即可致病。

症状

典型症状:

鼻塞,喷嚏,流涕,咽痒,咽痛,咳嗽,头痛,肢节酸重,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

早期症状:

早期会恶风,恶寒,鼻塞,流清涕。

中期症状:

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伴咽痒,咳嗽,头痛,肢节酸重。

晚期症状:

如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纳差、神疲乏力、心烦、失眠等症状。

其他症状:

风寒感冒可夹杂其他六淫病邪或时行疫毒,表卫受束,热毒闭肺,逆传心包,扰乱肠胃。轻则咳喘、肢节酸重、心烦,倦怠,便秘或腹痛,重则神昏、谵语。

并发症:

1、上呼吸道疾病:常见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果咳出的痰为黄色就说明风寒邪气已入里化热,呼吸道炎症已经明显,此时若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引发气管炎,继而发展成肺炎。

2、中耳炎:风寒感冒时鼻腔黏膜发炎波及耳咽管,使该管发炎肿胀,空气无法进入中耳腔。鼻塞时,过分用力擤鼻,也可能把细菌迫入耳朵。出现高烧不退、耳朵痛,甚至耳闭、耳鸣和听力下降等症状。若是幼儿,会显得烦躁,亦会搔抓耳朵。

3、肺炎:高烧不退,且咳嗽加剧,呼吸急促,剧烈胸痛、剧烈咳嗽、时寒时热、体温高达

40℃,通常是肺炎症状。它通常是由链球菌或非感冒病毒通过鼻、喉、支气管而到达肺部,引起发炎,继而导致肺气泡积水,阻碍氧气进入血液,人会因此而缺氧。

4、肾小球肾炎:一般在呼吸道感染或皮肤化脓感染后发生,多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如果发现尿色犹如洗肉水,眼睑下肢水肿,或者同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此时可得当心,多半是患上了肾小球肾炎。

诊断

诊断依据:

1、鼻塞,喷嚏,流涕,咽痒,咽痛,咳嗽,头痛,肢节酸重,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

2、血常规及胸部X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关检查:

1、中医四诊

(1)望诊:面色苍白,口唇色淡,神情倦怠,少气懒言;

(2)闻诊:鼻塞,咳嗽、痰白清稀;

(3)问诊:近期有外感风寒后畏风、畏寒等病史,或发热;

(4)切诊:双脉浮紧。

2、血常规:风寒感冒初期血常规多无异常,风寒入里化热引起发热可伴随白细胞增高。

3、胸部X光片:多无异常,久病不愈可引起肺炎导致肺纤维化。

鉴别:

温病:许多温病早期有类似感冒症状。但一般来说,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服解表宣肺药后,多能汗出热退,多不传变。温病病势急骤,发热高,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穿变迅速,由卫而气,入营入血,甚者出现谵妄、神昏、惊厥等。感冒四时常发,而温病多有明显的季节性。

治疗

治疗方针:

主要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治疗原则,以药物治疗为主。

日常护理:

1、慎起居,适寒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春注意防寒保暖,盛夏不要贪凉;

2、注意锻炼,增强体质;

3、感冒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重症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观察体温、汗出及病症变化。

药物治疗:

1、中药方剂:荆防达表方。

2、药物组成:荆芥、防风、苏叶、白芷、淡豆豉、葱白、生姜、橘红、杏仁、前胡、桔梗、甘草。

3、随症加减:憎寒、发热、无汗,加麻黄、桂枝增加发表散寒功效;头身疼痛重,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或用荆防败毒散;脘痞食少,或大便溏薄,舌苔白腻,加藿香、苍术、厚朴、半夏化湿和中;外寒较重,又见咽痛、痰黄、心烦、溲黄、便秘等内热的寒包火证,用防风通圣散温清并用,表里双解。

4、煎服方法:汤剂煮沸后5~10分钟即可,趁热温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进热粥、米汤以助药力。

预后情况:

风寒感冒一般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当防诱发他病,如哮喘等。

饮食

饮食调理:

1、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可多服热稀粥,特别是服中药后,可增强药力,加速排汗,使风寒邪气尽早排出体外。

2、适当多吃一些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柠檬、草莓、苹果等,有助于恢复。

3、适量多温水,排汗后体液流失,需补充水分,加速代谢。

饮食禁忌:

1、不宜吃辛辣刺激类食物,如辣椒、韭菜、葱。

2、不宜吃热性食物,如牛肉、狗肉等,以免关门留寇,使寒邪入里化热。

预防

预防:

1、常易患感冒者,可坚持每天按摩迎香穴,对预防风寒感冒有一定帮助。

2、本病在高发季节需积极防治,酌情服用扶正固表中药预防风寒感冒。

相关推荐

02:40
风寒后哪些食物不适合吃
风寒后避免吃寒凉性的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油腻且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一、避免吃一些寒凉性的食物,如柿子、豆腐、生梨、生菜瓜、生藕。二、避免吃具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芥茉、胡椒等。三、避免吃太油腻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肥肉、鸭肉、动物内脏等。对于风寒感冒的人,除了进行饮食的调理外,还可以配合药物,比如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功效的荆防颗粒。在服药期间,不能服用一些滋补性的中药。对于孕妇、高血压患者、容易过敏的患者、心脑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用。
03:10
风寒感冒有什么症状
风寒感冒主要由于感受风邪、寒邪引起。一般起病较急,最初可表现为怕风、恶寒,严重时可有寒颤。多数病人可有鼻塞、鼻流清涕,有时会有咳嗽、咳痰、嗓子痒。有的可以有强烈的头疼,或全身肌肉关节酸疼。食欲减退,舌苔薄白,脉浮紧。想要缓解这些症状,需服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荆防颗粒,具有发汗解表、驱风散寒、祛湿的功效。《本草正义》记载荆防颗粒为“四时感冒之神剂”,四时感冒、风寒感冒皆可使用。另外,平时也要注意身体保暖。多吃具有温补散寒功效的食物。作息要规律,保持房间内空气流通。
风热风寒感冒症状区别
感冒有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区别,这两种感冒的症状是不同的。风寒感冒的症状为鼻塞、流清鼻涕、咳白色痰液、头痛、全身酸痛等,而风热感冒则表现为鼻塞、流黄稠鼻涕、咳黄稠痰液、咽喉疼痛、发烧等。这两种感冒的治疗方式是不同的,应予以辨别,正确用药。
风寒感冒可以喝羊汤吗
羊肉汤具有很多的营养,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但是在感冒期间是不可以喝羊肉汤的,否则会造成身体虚不受补,导致病情恶化。此外,在风寒感冒期间也不可以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和喝浓茶咖啡,否则会让病情有所拖延,很难在短时间内痊愈。
风寒咳嗽食疗的方式
风寒咳嗽,饮食不宜肥甘滋腻,也不宜食生冷之品,以免阻碍脾胃运化功能,助生痰湿,加重咳嗽。还可以通过姜葱粥和姜糖水进行食疗。风寒咳嗽是由机体感受风寒、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风寒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风寒咳嗽可以使用调理药膳:姜葱粥:生姜、葱白、梗米各适量。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葱白,稍煮即可,趁热食用,具有发散风寒解表的功效。姜糖水:生姜、红糖,加入适量的水,煮开后趁热频服,或加食热粥,具有祛风散寒温中的作用。同时风寒咳嗽平时注意休息,加强锻炼,感冒流行季节小心防护,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06

60462次收听

风寒感冒咳嗽食疗方法有哪些
风寒感冒咳嗽食疗方法有可以用一些红糖和生姜做一道红糖生姜水。所谓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外界的风寒邪气,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通过舌象和脉象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就可以给病人诊断,首先病人会有这种怕冷不怕热,咳嗽咳这种白痰,流鼻涕鼻塞,流的是清鼻涕、白鼻涕,另外就是会有发烧,会有浑身四肢的酸痛、关节痛,还有就是如果舌质是偏淡的,苔是薄白苔,把脉,病人的脉是一个浮脉或是紧脉或者弦脉,这种病人就符合风寒感冒的特点。中医由于我们对病人的症状,进行一个分类,把感冒咳嗽简单的可以分为风寒和风热这两种感冒类型。
语音时长 01:29

2019-11-22

62002次收听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中医根据病人感受不同的外界这种邪气,把感冒简单的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所谓风寒感冒,病人是感受了外界这种寒邪,出现了一些感冒的症状。那么病人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什么呢?就是怕冷,不爱出汗,这个会发烧、关节疼、四肢关节痛。主要是恶寒、怕冷为主,那么烧也不会提升到很高。那么流鼻涕,流的是清鼻涕。咳嗽的话,如果有痰的话,是白痰。口干但是不渴,不爱喝水。如果我们看他的舌和脉的话,风寒感冒的病人的舌质是偏淡的,然后苔是薄白苔。他脉象偏浮或者是紧脉或者是这种弦脉,浮脉浮紧脉,这类病人就符合风寒感冒的特点。而风热感冒的病人,他是感受了外界的热邪,热邪入里,然后,然后出现了一些相关的一些症状。病人主要表现为什么呢?他是怕热不怕冷,爱出汗,然后这个会有发烧,而且会烧的会很高。然后他这个病人嘴里面是口干、口渴、口苦,喜欢喝一些偏凉的水。会有这种心烦,会有大肠便,大肠干、便秘这种情况。舌象主要表现为舌质偏红,苔偏黄甚至会腻,黄腻苔,脉象表现为浮脉数脉。这是主要是风热感冒的这种区别,那么如果我们辨不清这个风寒风热的话,这个病的治疗完全是不一样的,是没有办法给病人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44

2019-11-22

57486次收听

02:13
风寒感冒咳嗽食疗
中医上基于病人的症状,可以把感冒咳嗽简单的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感冒类型。风寒感冒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受了外界的风寒邪气,邪气入里之后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通过舌象和脉象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出来。风寒感冒的患者会出现怕冷不怕热、咳嗽咳白痰、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另外伴有发烧、全身以及四肢的酸痛、关节痛等。从舌象上看,舌质会偏淡并且舌苔薄白,脉象是浮脉、紧脉或弦脉。在中医上对于寒性的病人要用温和的药治疗,寒则温之。可以用红糖和生姜做一道红糖生姜水,治疗的效果比较好,通常服用之后会发汗,第二天这些症状就会明显的减轻。
02:21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
中医根据病人感受不同外界的邪气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病人感受外界的寒邪之后出现了一些相关症状。寒在中医属于阴邪主收引,受到寒邪以后,阳气会被郁闭,患者会出现怕冷、恶寒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同时还可能表现为不爱出汗、咳嗽咳痰,咳白痰或者流清鼻涕,口干但是不爱喝水,脉象偏浮偏紧,舌质偏淡,苔是薄白苔。在中医认为寒则温之热则凉之,所以风寒感冒要用偏温的药物进行治疗。成药里面经常会用到三拗片、通宣理肺胶囊、感冒清热颗粒等。也可以加用食疗的配方,比如红糖生姜水、葱豉汤等,都能够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区别
首先两者的发病时间不同,风寒感冒多见于秋冬季节,风热感冒多见于春末秋初。另外发病的原因不同,风寒感冒通常是劳累加上受风或着凉,导致风寒外邪,侵入人体。风热感冒为热邪侵犯人体所致。另外症状不同,风寒感冒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头痛、身痛、怕冷,一到两天后开始发热、咳嗽、吐稀白痰。而风热感冒主要有头痛欲裂、咽喉肿痛、发热极重、怕热、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等。
语音时长 01:37

2019-09-16

67149次收听

风寒感冒方法有哪些
秋冬季节一换季,很多人都容易患上风寒感冒,因为换季时,温差比较大。一般出现风寒感冒后,要积极治疗,注意保暖,而且饮食也要清淡一些,也可以选择一些小方法来治疗,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关于“风寒感冒方法”的知识。
风寒咳嗽吃什么才能好
有时候因为雾霾天气,再加上有些风寒感冒的患者,让咳嗽越来越厉害了,而且痰都是黄色的,每次咳痰都特别的难受,连睡觉也睡不好,严重影响了睡眠,那么风寒咳嗽吃什么才能好?
风寒咳嗽是什么病
风寒咳嗽就是风寒侵袭肺和呼吸道引发的咳嗽,肺气被风寒之邪束缚就会导致咳痰、流鼻涕、全身怕冷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舌苔发白、脉象浮而紧。常见高发人群有老年人、体质虚弱的人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语音时长 01:31

2018-04-26

63131次收听

怎么区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感冒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种病状,感冒有两种,一种是风寒感冒,另一种是风热感冒,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感冒是属于哪种,那么怎么区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如果发现感冒,不要随意的吃一些感冒药,可以检查一下是哪种感冒正对症下药。
02:42
风寒咳嗽食疗方法有哪些
体虚、老慢支病人在感受风寒后容易引起风寒咳嗽,可用生姜红糖杏仁汤调理,做法:生姜20克、红糖30克、杏仁9克混合加入1000毫升水,小火煮开,喝水即可。另外还可以吃一些发散风寒的食物,例如葱、姜、香菜、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