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发烧

63224次浏览

中医治疗儿童发烧方法有很多,通常就是口服退烧的中成药。发烧的患儿也可选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中药穴位敷贴也是治疗发烧的一种常见方法。中医治疗发烧是通过辩证后应用中医药汤剂或中成药来进行治疗,多是以清热解毒为主。当然不同的患儿治疗方法不同,所以不能盲目用药,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小儿发烧的情况很常见,当然小儿发烧多数是有一些疾病伴随,只要疾病治疗好,那么小儿发烧的情况就会好转。而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也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当然很多家长更倾向于中医治疗,那么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发烧?现在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
  中医治疗儿童发烧有很多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口服普通退烧的中药,现在很多医院都使用了中药免煎颗粒,方便效果好。通过中医治疗小儿发烧的情况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对症,一般治疗发烧的中药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协同出汗作用,对帮助退烧效果非常好。
  发烧的患儿也可以选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中药穴位敷贴也是治疗发烧的一种常见方法。将特定的中药,如清风清热的中药散与姜汁混合后,敷以大椎穴和肺俞穴,这些穴位有助于清热解表,退烧,祛邪。孩子越小,效果越好。
  中医治疗小儿发烧,可分为内治和外治。辩证后应用中医药汤剂或中成药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在脊柱两侧及背部淤血进行刮痧治疗,退烧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患儿如果是风寒发热的话,可以用中药麻黄、桂枝煮水擦拭身体降温。如果是风热发烧的话可以用青蒿煮水擦拭身体,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
  治疗小儿发烧选择中医的话,主要就是以清热解毒为主,在治疗的时候最好是让患儿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再有就是注意多开窗通风,注意好患儿的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导引起病情加重。患儿发烧的时候家长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有任何异常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

相关推荐

02:23
婴儿发烧吃什么药退烧
婴儿发烧建议使用中成药进行退烧,避免过量使用西药类退烧药对肝肾造成损害。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是临床常用的中药退烧药,该药是中药退烧药,药性温和安全,周岁以内的孩子也可以服用,且该药是甜橙口味,可降低家长喂药难度。
02:31
孩子反复发烧怎么退烧
孩子反复发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服用具有抗病毒功效的中药退烧药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的功效,标本兼治,防止孩子发烧反复。
儿童发烧要不要盖被子捂汗
儿童发烧不建议盖被子捂汗。捂被子会影响散热,使体温增高,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高热惊厥。如果小孩体温不超过38.5℃,可以进行降温治疗,洗温水澡、温水擦浴或退热贴治疗。小孩发烧超过38.5℃,要口服退烧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家长要给孩子适量的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以免用退烧药以后大量出汗引起脱水。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抗病毒治疗或者中医中药辩证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宝宝可以用的有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克洛或者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等。
语音时长 01:51

2021-12-30

73055次收听

03:07
小孩体温37.1度算发烧吗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孩子的体温在37.1℃,实际上往往不算发热,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合理的体温范围。小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是特别健全,所以其体温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孩子的体温持续或反复测量都超过37.5℃,这时才考虑孩子存在病态的发热。一天中人体的体温是呈波动性变化的,还有季节对孩子的体温影响也比较明显,如果孩子在周围环境温度较热的情况下去测量体温,其体温是偏高的,一般调整环境温度后,孩子体温往往会降到正常。如果孩子在吃饭、呕吐、剧烈哭闹后马上去测量体温,这时体温往往也会有所增高。对于小孩子来说,若体温为37.1℃,但无其他疾病相关症状,且孩子不觉得难受,一般不考虑是病态发热。
宝宝发烧能吃哪些
宝宝发烧时,能吃的食物尽量是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患儿在生病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过于油腻,以及比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具体的饮食可以参照以下:第一、主食类可以选择比较清淡的小米粥,或者是软烂的米饭。第二、可以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蔬菜类,比如菠菜、油菜和油麦菜等等。切忌不要过于油腻,一定要清炒就可以。第三、等到宝宝退烧之后,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瘦肉或者是鸡肉,但是不要吃太多,以免造成患儿的消化不良,消化系统负担过重,从而加重病情。第四、可以喝含有优质蛋白的牛奶,和服用蒸鸡蛋羹。第五、生病期间的患儿也可以少量的吃一些水果,比如像苹果、香蕉、梨子,最好是可以蒸熟了吃,或者是烫热了给宝宝吃,千万不要吃一些寒性的水果。生病期间的小患儿,最好不要给他们吃鱼、虾、牛肉、羊肉等具有发性的食物。同时发烧的患儿应该多喂水,因为通过喝温开水,可以将体内的病原体通过尿液排出,有利于宝宝退烧。对于反反复复发烧的情况,家长还是一定要及时的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之后,再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对于平时体质比较弱的宝宝,最好可以多吃一点可以增强抵抗力的食物,适当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来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以及抵抗力,可以抵挡外来的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降低宝宝再发生发热的概率。
语音时长 02:27

2021-10-15

80239次收听

03:14
儿童的体温多少度正常
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腋窝的温度,一般腋窝的温度是从36.0~37.0℃,算是儿童体温的正常范围。在临床上超过38.5℃以上,儿童可能会引起抽搐,或其它的病理的改变,一般需要降温治疗。降温的方式有最常用的物理降温,可以通过擦拭、减少衣物,然后吹风,来降低儿童体表的温度。物理降温效果不好,可以选用药物降温的方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退烧药,包括像美林、泰诺林等。肛门的温度,36.5~37.5℃之间,算是正常的范围。额头的温度范围相对变化大一点,一般35~37℃算正常。
03:20
儿童体温35.7正常吗
体温测量方式有腋窝的温度、口腔的温度、肛门的温度,以及额头的温度,各个温度有所差异。额头的温度一般是35~37℃之间,腋窝的温度是36~37℃,肛门的温度在36.5~37.0℃之间,都属于正常的体温范围。儿童体温一般指腋窝的温度,35.7℃略低一些。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比如孩子处在寒冷的环境,衣物又少。或孩子发烧,物理或药物降温后,温度由发热变为低温。还有一些病理性的情况,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体温会低于正常人的体温。如果是额温枪测的额头温度,35.7℃也是正常水平。
宝宝发低烧的原因
宝宝发低烧的原因比较多,病原体分类。引起宝宝发烧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因分类。引起宝宝发烧的疾病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而且宝宝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也会诱发身体低烧。低烧是体温在37.3度到38度之间,需要进行治疗,但不能盲目用药,家长需要带宝宝到医院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等,明确引起低烧的原因后,再接受医生的针对性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6-09

70488次收听

宝宝发烧38度手脚发热严重吗
宝宝发烧38度手脚发热,不属于特别严重的情况。因为宝宝发烧期间手脚发热就表明手脚血液循环良好,手脚末梢循环没有出现异常,手脚发热能有效的促进身体体温散热。宝宝发烧38度,家长需要及时给宝宝进行退烧处理,此时暂不需要服用药物,可以给宝宝额头贴退烧贴退烧,退烧贴主要是通过凝胶里面的水份汽化将体内里面的热量挥发出去,能很好的帮助宝宝身体降温。家长也可以使用热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腋下、手心、脚心等部位,也有很好的降温作用。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如果体温持续上升,就要及时进行药物退烧。
语音时长 01:03

2021-06-09

70012次收听

宝宝发烧但睡得很香
宝宝发烧但睡得很香如果没有其他症状,那就不要唤醒宝宝。中途醒来的话可以适当喂水,这样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另外要注意调节被子的厚度,同时也要时刻监控体温。
小儿发热有什么病因
发热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日常中小孩穿的衣服过多,或是注射疫苗导致的,父母要注意做好各类的预防工作。
小儿反复发烧怎么办
发烧是一个症状,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发烧的病因解除不了,退烧都是暂时的。发烧三十八度五服用退烧药,一般退烧药四到六个小时就代谢没了,又出现发烧。反复发烧要找出原因,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均引起发烧。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发烧三到五天甚至十天,必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才能退烧,。对选择的抗生素不敏感,或治疗时间短,炎症未完全控制,小儿就反复发烧。非感染因素,如结缔组织病、风湿热、传染性单细胞综合症、血液病等,原发病控得不到控制,就反复发烧。对反复发烧的小儿,要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对症下药。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0

58854次收听

肛塞退烧药多久见效
肛塞退烧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该药物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见效时间比较快,大约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就会见效,但是它的剂量并不容易很好的把握,在使用的时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于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这些都是应该家长需要了解的事项。
孩子发烧39怎么办
当家长发现孩子发烧39的时候,必须要及时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并且采用温水擦浴,以及通风散热等办法来进行降温处理,并且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给孩子补充足量的水分,同时要脱掉孩子身上多余的衣物,不要让幼儿无法散热,加重病情。
小儿持续高烧怎么办
首先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适当吸入气雾剂,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定期检查,坚持治疗,可以减少发烧,发烧时多多护理,像物理冷却,如冰袋,酒精擦浴和温水浴,可以减轻降低温度的影响。如果高烧持续存在,仍有许多临床药物,口服药物和肌肉注射。但是,药物不能随便使用,应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