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用中医怎么治
流感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常用方法有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益气固表等,具体可选用银翘散、麻黄汤、玉屏风散等方剂或中成药。流感多因外感风热或风寒邪气所致,中医治疗需根据证型选择相应方案。
1、风寒型
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可用麻黄汤加减。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功效。若兼有咳嗽可加紫苏叶、前胡。治疗期间需避风保暖,忌食生冷。风寒型流感多见于冬季或气温骤降时,患者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型
多见发热重、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宜用银翘散。银翘散含金银花、连翘、薄荷等成分,可选用银翘解毒颗粒或片剂。伴便秘可加生大黄,痰多可加浙贝母。风热型患者舌红苔黄,脉浮数,治疗期间应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暑湿型
常见于夏季,症状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推荐藿香正气散。该方含藿香、紫苏、白芷等药物,现有藿香正气水、胶囊等剂型。若恶心呕吐明显可加生姜、半夏。暑湿型流感多因湿热交蒸引起,患者舌苔黄腻,脉濡数,需保持环境通风干燥。
4、气虚型
多见于体弱人群,表现为反复感冒、乏力自汗,适用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可选用玉屏风颗粒。气虚型患者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时可配合艾灸足三里,日常可用黄芪泡水代茶饮。
5、表寒里热型
症状复杂可见恶寒发热、口渴烦躁,需表里双解,常用大青龙汤。该方含麻黄、桂枝、石膏等药物,需由中医师调整剂量。表寒里热型患者舌红苔薄黄,脉浮紧或滑数,服药后需观察汗出情况,避免过汗伤阴。
中医治疗流感强调辨证论治,不同证型用药差异显著。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葱白、生姜、白萝卜等食材。若出现高热不退、胸闷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练习八段锦增强正气,流感高发季节可用艾叶、苍术熏蒸房间消毒。
相关推荐
02:30
02:23
02:43
02:22
02:1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流感季节如何避免流感
- 2 流感季节怎么避免流感
- 3 流感与禽流感的区别
- 4 禽流感与流感的区别
- 5 流感是感冒吗流感有什么症状?
- 6 甲流感是不是禽流感
- 7 流感和禽流感的区别
- 8 流感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