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耳朵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耳部外伤、神经性耳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耵聍取出术、止痛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掏耳或用药。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多因细菌感染或耳道潮湿导致,常见于游泳或不当掏耳后。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可能伴随黄色分泌物。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避免抓挠或使用棉签刺激患处,急性期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
2、中耳炎
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或鼻窦炎,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典型症状为耳闷、听力下降,儿童可能出现高热。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口服抗生素,配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改善鼻腔通气。若鼓室积液持续存在,可能需鼓膜穿刺引流。
3、耵聍栓塞
耵聍积聚硬化可阻塞耳道,引发胀痛及耳鸣。避免自行用尖锐物掏挖,应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合并感染者需先控制炎症,日常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耳道清洁情况。
4、耳部外伤
耳廓撕裂伤或鼓膜穿孔多因外力撞击或气压骤变导致。需清创缝合或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鼓膜小穿孔通常可自愈,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外伤后禁止游泳或用力擤鼻,避免污水进入耳道。
5、神经性耳痛
三叉神经痛或舌咽神经痛可放射至耳部,表现为阵发性刺痛。可服用卡马西平片缓解神经异常放电,配合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需排查牙齿、颞颌关节等邻近器官病变,顽固性疼痛可考虑神经阻滞治疗。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控制环境噪音在60分贝以下。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沐浴后及时擦干外耳。出现耳痛伴眩晕、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诊,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恶性外耳道炎。儿童反复耳痛建议检查腺样体是否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