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皮炎性湿疹的怎么治

发布时间:2020-05-2160165次浏览

皮炎性湿疹可以应用药物来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不管是哪一类药物,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选择。皮炎性湿疹还需要进行病因治疗,也就是查找发病的原因并将其去除,另外,皮炎性湿疹还可进行饮食治疗,比如薏米红豆煎和冬瓜汤。

皮炎性湿疹是一种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的皮肤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也比较明显,若是没有及时治疗,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由于皮炎性湿疹的病因比较多,所以治疗的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那么皮炎性湿疹怎么治?
  一、皮炎性湿疹的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皮炎性湿疹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来进行治疗,轻症或者是范围小的皮炎性湿疹可以用含有皮质激素的外用药物,但如果是面积比较大的湿疹或者反复发作的湿疹,不建议用这类药物,可以使用具有杀菌止痒以及消炎效果的中药类外用药,这些药物效果虽然比较缓慢,但疗效还是很好的。
  2.口服药物
  若是皮炎性湿疹的病情比较严重,甚至是反复发作,可以考虑口服药物来治疗,比如说口服抗组胺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有效的缓解瘙痒的症状,若是合并感染或者是有明显的渗出现象,可以酌情应用抗生素类药物,病情顽固者可以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病情好转之后需要逐渐的减少用药量。
  二、皮炎性湿疹的病因治疗
  一旦患上皮炎性湿疹,需要及时查找病因,并且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有些皮炎性湿疹是由于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所致,这个时候应该要彻底远离这些化学物质,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若是由于饮食不当所致,则需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二、皮炎性湿疹的饮食治疗
  1.薏米红豆煎
  皮炎性湿疹也可以通过饮食疗法来进行治疗,比如说薏米红豆煎。薏米和红豆都具有很好的除湿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体内湿气重的问题,对于缓解湿疹的症状也有很大的帮助。
  2.冬瓜汤
  冬瓜汤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热利湿,也可以增加排尿量,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让体内的毒素更快的排出体外,从而缓解皮炎性湿疹的病情。

相关推荐

01:08
湿疹患者可以使用除湿止痒软膏吗
湿疹患者一般可以使用除湿止痒软膏。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湿疹是一种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皮肤炎症性反应。如果长期处于寒冷、炎热、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炎,引起湿疹。此外,如果接触了各种动物皮毛、粉尘等,也可能会患上此病。患上湿疹后,患者一般可以使用除湿止痒软膏。除湿止痒软膏是中成药,主要成分是蛇床子、黄柏、苦参、虎杖、紫花地丁、茵陈、苍术、花椒等,具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的功效,能够缓解病情。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吃清热利湿类食物,如冬瓜、绿豆、莴笋、黄瓜等,应少食用鱼、虾等。
慢性湿疹不能吃什么东西
慢性湿疹不能吃辛辣刺激、油腻、油炸、高糖的食物,如辣椒、炸鸡、巧克力等。患者还应避免食用容易过敏的食物,如鱼类、虾、羊肉等。慢性湿疹患者,在饮食方面不能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姜、葱、蒜、洋葱、白酒、浓茶等食物,这类食物刺激性强,容易加重慢性湿疹所致的瘙痒、丘疹等症状。慢性湿疹患者还应避免食用油腻、油炸的食物,比如炸鸡、肥肉、披萨、猪板油等。并且,还不建议患者食用高糖类食物,以免加重局部反应,比如巧克力、冰激凌等。同时,对于慢性湿疹患者还应该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鱼类、虾、羊肉、虾蟹、牛肉、扇贝、芒果等。对于慢性湿疹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日常还应该避免接触动物毛发、花粉等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建议选择穿舒适柔软面料衣物,勤洗澡,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语音时长 01:28

2022-08-01

16009次收听

02:21
脚上长水疱是什么东西
脚上长水疱需要根据水疱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来确定诊断。足部摩擦性水疱,应该尽量休息,穿合适的鞋。脚趾头磨出水疱常见于物理因素,也见于某些疾病所致。水疱型脚气,也称水疱型足癣,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足部湿疹也可有水疱性的损害,伴有瘙痒,真菌学检查为阴性。足部汗疱疹临床表现为足跖部位的米粒大小的水疱,一般春秋季发作两次,每次持续1-2个月,第二年定期又发。因此,患者足部出现水疱,应该经皮肤科医生的详细检查明确诊断。
02:14
藿香正气水治疗湿疹的效果
藿香正气水是一个中成药,含有很多中草药的成分,机制中含有酒精对皮肤是有刺激的,因此,不能外用于急性期、亚急性期的湿疹治疗。外涂可能有一定止痒效果,患者可适用慢性湿疹的肥厚性损害或苔藓样皮肤损害。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类皮肤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常常由于某些原因过敏而引起。湿疹的过敏原因诸多,感染、创伤、变应原过敏、机械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食物、药物、精神因素、代谢障碍、营养障碍、循环障碍、局部搔抓或用药不当等等,都可以引起湿疹的发作。
阴囊湿疹有哪些注意事项
阴囊湿疹的注意事项是要禁食辛辣发物,避免局部的刺激,要穿宽松内裤,同时要到医院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避免局部的搔抓也非常重要。如果经常搔抓,会导致局部的感染,甚至局部增厚,通常要应用一些治疗湿疹的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好,但是不能外涂时间过长,因为阴囊局部黏膜吸收较强。
语音时长 01:00

2021-01-27

110614次收听

什么是阴囊湿疹
阴囊湿疹是指阴囊部位出现皮肤炎症,阴囊湿疹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一般是由于局部刺激或者过敏引起的,病情在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通常会延伸到肛门周围。在生活中情绪波动较大或者过度疲劳,熬夜,经常穿一些不透气的内裤。阴囊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引起局部搔抓,会导致症状加重。阴囊湿疹常表现在阴囊部出现肿胀、瘙痒、糜烂、破溃等,严重影响生活,可以外涂消炎,清凉止痒的药膏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阴囊局部卫生,穿宽松舒适舒服透气的内裤,避免过紧的内裤,保持阴囊干燥,在小便后可以用清水冲洗,不要过度频繁清洗,要避免使用碱性比较强的洗漱用品。
语音时长 01:11

2021-01-27

67568次收听

干性湿疹会不会遗传
干性湿疹有可能会遗传。父母双方有一方属于敏感体质,有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在孩子出生之后接触到过敏原或者是受到冷空气刺激都会引起干性湿疹。早期会出现皮肤干燥、局部脱屑、瘙痒、有灼热感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大面积感染或者是脱皮严重的症状,出现干性湿疹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血液检查和皮肤检查来判断病因和病情程度,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涂抹糖皮质激素类药膏或者是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治疗干性湿疹期间还要注意皮肤清洁,每天用温热水来清洗皮肤,还要及时涂抹润肤霜,可以保持皮肤湿润,减少脱皮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穿纤维制品的衣服。
语音时长 01:13

2021-01-15

85952次收听

脂溢性湿疹的护理方法
得了脂溢性湿疹后,首先要保证患处干燥清洁,平时要避免用刺激性较大的护肤品,且衣物要保持舒适、宽松。用药上,应遵听医嘱,不可擅自停药换药。而在饮食上,要避免多糖多油脂。如果患者有过于焦虑、自卑的心理,也要及时疏导。
宝宝长湿疹是什么引起
宝宝皮肤上长湿疹可能是遗传因素引起,如果家族中有哮喘、荨麻疹、湿疹等疾病史,宝宝出现湿疹的可能性比较大;宝宝长时间处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环境中有太多的粉尘、花粉等,也会诱发湿疹;饮食不当、皮肤受到刺激等也会诱发湿疹。
03:01
什么是脸部过敏性湿疹
脸部过敏性湿疹是脸部过敏性皮炎或脸部湿疹。脸部过敏性皮炎病程较短,通常在短期发作或者偶尔发作,这种皮炎的表现多为发痒、皮肤纹理异常、产生鳞屑等,经治疗后可以痊愈。脸部湿疹与皮炎不同,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其表现是多样化的,如皮肤发红、成片鼓起、流水、皮肤纹理变厚等。湿疹比皮炎更复杂的地方在于它的多样性。脸部湿疹和过敏性皮炎都属于过敏性疾病,治疗方法有相似处,但会根据病情的表现,也有不同之处。
湿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湿疹可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环境因素、过敏原等。具体分析如下:
治疗湿疹的最佳方法
湿疹的出现对于肌肤的健康也会造成影响,要想有效达到治疗的效果,也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如果情况并不是很严重,那么注意空气的干燥,别用烫水泡澡,选择棉质的衣服都有效果,如果情况严重也可以及时选择药物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儿童湿疹用什么药
儿童患有湿疹时,可以用一些外用的药物对患处进行擦洗、涂抹,比如高锰酸钾溶液,炉甘石洗剂,免疫抑制剂等;病情严重时还可以口服药物缓解病情,比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抗过敏的药物等。
秋冬季节湿疹病人要注意什么
秋冬季节是湿疹的高发季节,特别在北方,气候很干燥。湿疹患者在冬季最好不要天天洗澡,洗澡时要选择不致敏适合自己并且温和的洗浴用品,在洗澡之后抹适合自己且不易致敏的保湿剂,就能够把水分保持在皮肤里,皮肤一直保持滋润,就不容易得湿疹。
语音时长 01:24

2018-09-13

59380次收听

01:54
湿疹病人秋冬季节注意什么
湿疹病人在秋冬季节注意外出的时候,应该保护好患处,避免受风或者是阳光长时间照射;洗澡时应该以淋浴为佳,不可以用热水烫洗;要注意穿着柔软、宽松、棉质的衣物;注意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秋冬季节,空气比较干燥。湿疹病人处在干燥环境中,易出现瘙痒。瘙痒难忍时,切不可大力搔抓患处。注意运动。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寒冷,户外运动也会相对减少。即便如此,湿疹的护理保健仍然不能忽视,湿疹病人可选择运动量小的室内运动,如室内乒乓球、踢毽子。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的发生。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寒冷,湿疹病人的身体抵抗力较差,应格外注意适当增添衣物,预防感冒或其他疾病。晚上睡觉前或早晨睡醒后,要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