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能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0-06-1165486次浏览

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愈,是一种终身的慢性疾病,但从医用胰岛素发现以来,采用饮食控制配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补充相结合治疗方案,糖尿病得到很好治疗和控制。
  一、糖尿病能治好吗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不可治愈,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预防严重危及患者健康的并发症发生为目标。
  二、糖尿病该如何治疗
  治疗糖尿病时可选择科学治疗,应减少体重,必要时可选择药物治疗或改变生活方式。虽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愈,只要病人血脂、血压、血糖处于标准状态,积极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关推荐

吃胡萝卜血糖会升高吗
如果适当吃胡萝卜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如果摄入过多的胡萝卜则会导致血糖升高。胡萝卜属于常见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含糖量不高。合理吃胡萝卜可以补充营养,摄入同时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其中的胡萝卜素在肝脏中会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改善视力。但是任何食物摄入过多都会升高血糖,因此如果吃过多的胡萝卜,也会导致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适当食用,避免暴饮暴食。建议日常饮食中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多吃新鲜蔬菜,比如菠菜、白菜、甘蓝以及黄瓜等,适当摄入有利于健康。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应该限制糖分的摄入,少吃含糖高的水果,同时遵医嘱服用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者减量。日常还需要多锻炼,能够帮助控制血糖。
语音时长 01:16

2022-06-16

14754次收听

02:44
血糖检查需要空腹吗
血糖检查一般还是需要查空腹血糖,因为空腹时候的血糖是比较平稳的,特别能够反映血糖水平。所以去检查有没有糖尿病或者查体的时候,一般都先查空腹血糖。也有一种情况,有些人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高。这个时候要看空腹血糖的水平,空腹血糖如果偏高了,没有到糖尿病,要赶快去查餐后血糖,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加好一点。糖尿病人在控制血糖的时候,也需要查空腹血糖。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先把空腹血糖降到正常了,再去看餐后血糖。
02:07
血糖空腹7.1算糖尿病吗
按照诊断标准,已经算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若空腹血糖是6.1mmol/L到小于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是在7.8mmol/L到小于11.1mmol/L,是糖尿病前期。若偶尔一次空腹血糖7.1mmol/L不能算糖尿病,若有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mmol/L,算糖尿病,否则不算。此外,若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同时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也算糖尿病。
果核煮水治愈糖尿病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并且糖尿病也是很可怕的一种病,因为它会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对此建议患者要定期检测血糖,不要吃太多的淀粉类食物还有甜食,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并注意充分的得到休息。那么果核煮水治愈糖尿病吗?
2型糖尿病是什么
2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应用障碍出现的一组高血糖的综合征,常见的症状就是多饮,多食,消瘦,口干乏力。有的还会出现双目视物不清,视物模糊,以及严重的出现双下肢麻木,冷凉刺痛,甚至有皮肤瘙痒,皮肤的疖肿,溃疡,而且外伤以后不容易愈合,女性很可能常见的就是泌尿系感染,阴道炎,尿道炎,而且不容易治愈,这些都与血糖增高有关。2型糖尿病,首先就是要控制饮食、规律运动,控制饮食是指低糖,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含量,食物的摄入,避免引起血糖增高太多,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明显降低血糖,还有就是药物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口服药甚至胰岛素治疗。口服药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新发的2型糖尿病早期用胰岛素治疗有可能胰岛功能得到修复。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13

62461次收听

02:22
脚踝疼怎么办
脚踝疼需针对原因进行治疗,比如病因是痛风,需降尿酸。如是糖尿病引起,血糖必须降下来。外伤、骨折以后固定、糖尿病、痛风、血管方面或者感冒,甚至是骨刺折筋膜炎,都可能引起脚踝疼,甚至是鞋不合适了,脚踝也可以疼痛。治疗就需要找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治疗,比如痛风引起脚踝疼,需降尿酸。如是糖尿病引起,血糖必须降下来。如崴脚导致脚踝疼,急性期可以冰敷,同时适当抬高下肢,超过48小时后可以热敷,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首先应该远离烟酒,酒精中的乙醇会加快降糖药的代谢,还可能会诱发低血糖。除此之外,尽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还应该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在饮食上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尤其需要注意饮食定时定量。
糖耐量筛查多少钱
做糖耐量筛查需要花费多少钱还得看具体情况,如果只是单纯的筛查,一般来说一次的费用是35元左右。如果想要通过糖耐量来对胰岛功能进行评估,费用就会高很多,一般是在200~300元之间。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所以患者的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最好的医生其实就是患者自己,那么患者的自我管理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是饮食。饮食方面我们要注意控制饮食的总量,饮食既要多样化也要有所选择,要选择一些升糖指数比较低的食物吃,另外要注意饮食的时间,例如有一些水果,我们可以在两餐的中间吃,另外晚餐不要吃得过晚。另外是怎么吃,就是要注意烹饪方法,要尽量少油少盐。在运动方面要注意运动类型和强度,运动主要是以糖友最喜爱的运动方式为主,但老年人我们还是建议以散步和太极拳这样比较缓和的运动为主,中青年我们鼓励他才做一些中等强度的一些运动,但是运动要循序渐进。另外运动量过大的时候要注意低血糖的情况发生。第三就是监测血糖和各项的指标,监测血糖是非常重要的,糖友们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还有糖化血红蛋白。因为血糖的情况会直接影响他的治疗方案,要根据血糖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就是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些指标,也要定期检测,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早期干预,治疗效果也会比较好。例如我们要定期去眼科做常规的检查,还有要查关于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这些指标。第三是药物管理,有些患者在吃一段时间药后怕药物的副作用不吃了,我们还是要权衡利弊,要根据血糖的情况遵照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糖的情况来调整用药和调整药物的剂量。情绪管理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自我管理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压力会导致血糖的增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音乐的疗法,冥想、太极拳这些方法,保持心情的舒畅来减轻压力。还有观察和防护。观察和防护也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糖友们要注意观察有没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例如视物模糊,还有小便有泡沫,手足有一些麻、凉等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也要及时就诊。另外要注意护理,注意定期的皮肤检查和足部的护理,要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要尽量穿比较舒适、比较软的鞋子。最后就是要戒烟戒酒,还要注意天气、气候的变化、外伤这些因素。
语音时长 03:51

2019-07-15

54476次收听

妊娠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之前没有糖尿病,而到了妊娠期孕妇血糖增高的现象。所以她怀孕之前是不会有糖尿病的症状,即“三多一少”的症状。而到了妊娠期,会发现病人血糖升高。妊娠糖尿病是否出现症状,应该要关注孕妇的血糖情况。如果孕妇的血糖很高,比如空腹超过11mmol/L,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和糖尿病一样的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等表现。如果血糖不太高,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和正常人一样。而现在研究发现,大部分妊娠糖尿病人都是血糖轻度增高,所以绝大部分病人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少部分严重的妊娠糖尿病人会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25

2019-06-11

59334次收听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的诊断以葡萄糖水平的升高为标准,如果有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加上血糖的升高可以初步确定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预防,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防止肥胖。为了身体健康要及早的检出和防止糖尿病。
02:23
糖尿病手麻可以扎针灸吗
糖尿病手麻可以扎针灸,用针灸治疗的效果非常好,但前提是要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出现手麻,首先要确诊手麻的原因。如果是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这种情况用针灸治疗效果非常好。因为针灸治疗可以疏通患者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受损神经末梢的病变,减轻患者的病变和危害,使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现手麻不一定是高血糖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还可能是其它原因导致的手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糖尿病合并有颈椎病时也会出现手麻的情况,这种情况除了治疗糖尿病,还要考虑颈椎病的治疗,手麻的症状才会得到改善。另外,出现手麻还会由很多疾病导致,具体情况应该在医师的诊断下,再具体治疗和处理,而且不要怕麻烦而延误诊治。
糖尿病的生存时间
糖尿病本身是不会影响寿命长短的。糖尿病患者寿命减少,是因为自身血糖控制不达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血管、神经的并发症等。单纯的高血糖,死亡几率很小,然而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残疾或死亡。
语音时长 01:27

2018-09-30

50222次收听

02:15
糖尿病的原因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病因尚未查清,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发病年龄贯穿整个生命周期,最大的危害是其引发的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今天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各类病人纷至沓来,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下午来了一位如此严重的糖尿病引起的手指感染。大家想一想,手指还能够保住吗?为什么现在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还能拖延至现在才来门诊就治?过去的血糖过高不知道吗?为什么不去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