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结肠息肉能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0-06-2457877次浏览

结肠息肉是否可以治愈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息肉性质有关。良性肿瘤息肉或恶性肿瘤息肉早期只要及时治疗就可以治愈,晚期恶性肿瘤息肉及时手术治疗也无法彻底根治。
  非肿瘤性息肉中又以炎性息肉是最常见的,控制感染后,息肉可能自行消失,所以此时可以治愈。肿瘤息肉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息肉,良性肿瘤息肉或恶性息肉的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根治的效果。晚期恶性结肠息肉,手术治疗也不能完全治愈。
  药物治疗不能消除息肉,但能有效缓解症状,适合症状轻微或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结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分为结肠镜下手术和开腹手术具体方法取决于息肉的数目以及位置。

相关推荐

03:25
哪种情况必须做肠镜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做肠镜检查:一、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人群;二、有结肠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三、有腹部症状的人群,如较长时间的腹部不适、腹疼,或者有大便习惯的改变等;四、做过肠镜手术的人群;五、有结肠息肉或早期肿瘤历史在镜下治疗过的人群;六、大便出血的人群;七、腹部有硬包块或排不出大便、腹疼加重;八、病人较消瘦,短期内体重下降较明显,同时有贫血。以上八类高风险的人群及早做癌症筛查,可实现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02:03
结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结肠息肉不一定要手术。结肠息肉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还有错构瘤样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癌变风险较低。如果发现数量较少,体积较小的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可以定期监测结肠镜,关注其变化,暂时不需要处理。腺瘤样息肉和锯齿样惜肉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的,需要进行手术,可以选择结肠镜下切除术。结肠息肉目前发病的原因不明,可能跟个人的体质有关,有一定的复发风险,所以在结肠息肉切除术之后,还要定期监测。
结肠息肉手术怎么做
结肠息肉手术通常通过内窥镜切除术完成,而开放手术通常是不可行的。内窥镜手术具有微创的优势。通常,在结肠镜检查中可以直接切除长度小于1cm的息肉。结肠息肉切除术比较困难,通常需要在结肠镜检查之前将患者送入医院进行治疗,完整的术前评估和肠道准备。手术切除方法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简单的结肠息肉:使用网罗将息肉包起来,然后进行电凝。去除息肉后,使用止血夹来止住伤口表面的出血。2、EMR操作:通过将扁平息肉注射到粘膜下,使息肉隆起,再用网罗去除整个粘膜。3、ESD手术:通过将提升液注入粘膜下层,并进行微创电外科手术以剥离患病的粘膜组织,操作安全并完整。
语音时长 01:16

2021-04-09

90605次收听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和特征的改变等。肠息肉主要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肠黏膜病理改变,通常与大便中的痔疮和血液区分开。肠息肉通常是粪便中的血液,如脓液和粪便中的血液,通常混合在粪便中。便血中的痔疮通常是亮红的。排便习惯的改变通常是指排便增加或无法解释的腹泻和腹痛。当存在息肉时,粪便特性的变化会导致粪便受压,导致粪便变薄或出血(粪便带血)。如果出现便血等症状,则需要对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此外,建议对患者进行筛查以及早发现结肠息肉。最后可能还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以确认疾病的诊断,并争取尽早进行预防和治疗。
语音时长 01:14

2021-04-09

66147次收听

肠息肉术后饮食
肠息肉术后,需要吃细颗粒食物和少残留的饮食。从流质食品开始,喝一些汤,以减少粪便的形成,手术后不要进食滋补食品。肠息肉手术后不要吃肉、蛋、海鲜等。不要吃芹菜、大蒜、韭菜、白菜和其他粗纤维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柔软食物。同时,建议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在肠息肉后可以吃一些碱性类的食物,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的酸性体质。患者平时应注意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有利于手术后肠息肉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09

87058次收听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一种肠道内的良性增殖性病变,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可能会癌变,而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通常不是癌性腺瘤。腺瘤性息肉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以及绒毛状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较高,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绒毛状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结肠息肉应在内镜下治疗。活检可用于阐明息肉的性质,对于较大的息肉,应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剥脱术。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发现早期结肠息肉,并有效避免息肉癌变。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09

84758次收听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结肠息肉的早期大便变化,大便变形有血迹。结肠息肉容易便血,可能和痔疮混淆,发现以后要去医院检查了解病因病情。
结肠息肉严重吗
结肠息肉是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肠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是广基的,可以是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以是很多息肉聚在一起,可以分辨与结肠至少某一段,也可以累积全结肠和直肠。在未确定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肠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根据最新的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是否癌变,主要跟息肉的大小和类型有关。肠息肉并不可怕,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1~2年做1次肠镜,尤其是家庭有肠癌或息肉史,长期排便异常的人,更应该及时做肠镜预防肠癌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20

55787次收听

结肠息肉术后的饮食和护理
结肠息肉手术后需要给予适当的禁食处理,且要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建议以流质类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品,千万不可进食刺激性较大的任何食物。同时需要保持局部卫生,尽可能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还要坚持到肛肠外科复查。
02:28
结肠息肉治疗
多发的炎症性息肉,可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比较大的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性息肉,需在内镜下治疗,还要进行病理检查。如属于多发的炎症性息肉,一般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不需要内镜下的切除。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比较大的,需要内镜下治疗。如果超过零点五以上的,可以在内镜下用电切的疗法来切除掉,切除的息肉还需要送检病理。根据病理类型来决定下一步的复查间隔的时间,以及判断愈后;如果比较小的息肉,零点五以下的可以内镜下用活检钳钳除掉或者用APC电凝。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就是癌性的息肉,活检或切了之后,可能需要追加手术。
02:40
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一般的结肠息肉都是做肠镜的时候发生的,看见的,我们取下来送了病理检查,有炎性的息肉,有腺瘤的息肉,有管状腺瘤的治疗,当时做肠镜就切下来了,但是这是在0。5公分以下的。要是超过一公分了,我们一般来说就要住院切了,住院的时候,因为如果这个小的息肉很大的话,如果切完了容易有肠穿孔,那么住院的时候就要在全麻的情况下给它切除,而且术后要防止肠蠕动,那么防止肠蠕动的方法就是要禁食禁水,至少三天以上不能够有排便。还有一个说如果要是大于一公分以上,那么有可能怀疑有肿物,那么就要做开腹手术,甚至于可能要做腹腔镜手术。
02:39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恢复
一般的小的息肉术后,术后三天左右就可以恢复了,如果小于0。5公分的,当天做肠镜,当天切除息肉,只要当日喝一点热的粥或者是萝卜汤,排了气就可以了。如果说大于0。5公分,小于一公分的,就可以住院,要禁食三天,不能让大便排出,因为排大便,吃了饭了以后就会有肠蠕动,肠蠕动切除的部位,可能会肠壁比较薄弱,可能会产生肠穿孔。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来说住院一周左右,三天控便,如果说第四天可以吃流食,第五天吃半流食,如果说正常排便没有问题,患者没有腹痛,也没有腹胀,排便基本上没有血就可以出院了。结肠息肉不是特别可怕,我们建议一年做一次肠镜,如果肠镜没有异常,可以改变为以后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结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结肠息肉的诱发因素可谓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可能是长期性饮食不节所致,同时基因遗传也可能是一大诱因,而如果大肠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就会增加发病可能性,除此之外,粪便和异物刺激、械性损伤以及情志失调,也可能是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
结肠管状腺瘤分级
结肠管状腺瘤属于结肠的良性肿瘤,又可以算是癌前病变,临床上根据大小深度,可以分为三级。管状腺瘤又称“腺瘤性息肉”,是大肠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状腺瘤绒毛成分占20%以下。
横结肠息肉是癌症吗
横结肠息肉是癌症吗?横结肠息肉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息肉可为单个病发,也可以是多个并存,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诱发结肠息肉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感染、生活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它的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便秘、便血等,那么,横结肠息肉是癌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