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结肠管状腺瘤分级

58077次浏览

结肠管状腺瘤可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两个级别,具体分级需通过病理检查确定。

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良性病变,细胞异型性较轻,腺体结构基本保持正常。这种级别的腺瘤通常生长缓慢,癌变概率较低,可能与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排便习惯改变。治疗上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后定期复查肠镜即可。

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具有明显细胞异型性和结构异常,属于癌前病变,癌变风险显著增高。可能与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失调、长期致癌物质接触等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便血、腹痛、排便规律改变等症状。需通过内镜或手术完整切除,术后需密切随访,每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3、病理诊断标准:

病理分级主要依据细胞异型程度和腺体结构异常程度。低级别表现为细胞核轻度增大、染色加深,腺体排列稍紊乱;高级别则出现细胞核明显增大、深染,核分裂象增多,腺体结构显著异常甚至出现背靠背现象。

4、内镜特征差异:

低级别腺瘤内镜下多表现为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的息肉样隆起;高级别腺瘤则可能出现表面糜烂、凹凸不平、自发渗血等恶性征象。窄带成像或染色内镜可更清晰显示腺管开口形态差异。

5、临床处理原则:

发现管状腺瘤均应切除,低级别者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高级别者若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需追加外科手术。所有病例切除后均需定期随访,高级别者随访间隔应缩短。同时需改善生活方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量。

结肠管状腺瘤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高脂肪食物。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定期复查肠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需按医嘱缩短复查间隔。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相关推荐

横结肠息肉是癌症吗
横结肠息肉通常不是癌症,但部分类型存在癌变风险。横结肠息肉主要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可能发展为结肠癌。
结肠镜检查前如何做好肠道准备
结肠镜检查前可通过调整饮食、服用清肠药物、停止特定药物、禁食禁水、清洁肠道等方式做好肠道准备。肠道准备不足可能导致检查失败或漏诊,需严格遵循医嘱执行。
03:25
哪种情况必须做肠镜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做肠镜检查:一、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人群;二、有结肠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三、有腹部症状的人群,如较长时间的腹部不适、腹疼,或者有大便习惯的改变等;四、做过肠镜手术的人群;五、有结肠息肉或早期肿瘤历史在镜下治疗过的人群;六、大便出血的人群;七、腹部有硬包块或排不出大便、腹疼加重;八、病人较消瘦,短期内体重下降较明显,同时有贫血。以上八类高风险的人群及早做癌症筛查,可实现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绒毛状管状腺瘤是不是癌症
绒毛状管状腺瘤并不属于癌症,但是一旦出现还是有一定癌变可能性的。在临床上,如果发现直肠上生长了这种绒毛状管状腺瘤,并且绒毛状管状腺瘤,的体积比较大,绒毛结构非常多,的异型也非常明显,这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表明了这种癌变几率是非常大的。这时就建议患者一定要尽早进行镜下切除,就可以在早期就解除了癌变的隐患,在术后要进行一个密切的随诊,及时找医生进行肠镜复查,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进展。
语音时长 01:50

2021-12-30

73886次收听

结肠息肉切除后需不需要复查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是需要定期复查的,的结肠息肉的话指的就是在的结肠腔内长出来一个像小小肉疙瘩一样的东西,病理类型很多种,包括有炎症型息肉,增生型息肉,错构流量息肉,还有腺瘤样息肉,其中前三者的这种癌变风险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腺瘤样息肉的话,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可以说95%的结肠癌都是来源于这种腺瘤样息肉。针对这种炎症型息肉和增生型息肉,也需要定期的复查结肠镜,但结肠镜的一个复查时间可以长于的这种腺瘤样息肉术后的一个切除的一个时间,如果是对于这种低级别管状腺瘤这样的一类的一个结肠息肉的患者,建议是每一到两年复查结肠镜。如果是对于高级别腺瘤这样的一个已经发生了这种考虑有早期癌变风险的这样的一些息肉,可能需要更加密切的去监测,结肠镜的检查可能会缩短到3~6个月,甚至每年都要进行一个结肠镜的一个检查。
语音时长 01:11

2021-12-30

70664次收听

02:00
结肠息肉切除后需要复查吗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是需要定期复查的。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很多,包括炎症型息肉,增生型息肉,错构流量息肉,腺瘤样息肉。其中前三者的癌变风险比较低,腺瘤样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95%的结肠癌来源于腺瘤样息肉。炎症型息肉和增生型息肉需要定期的复查结肠镜,但复查时间长于术后的切除时间,低级别管状腺瘤的结肠息肉患者,建议每一到两年复查结肠镜;高级别腺瘤有早期癌变风险的息肉,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
多发性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肠息肉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症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腹泻、腹痛,甚至大便中带血。如果粪便中的血液继续增加,则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休克甚至恶变。如果多个肠息肉引发感染,则粪便会有恶臭、泡沫、有时还有粘液、脓液和血液。如果息肉有大的蒂,可能会导致肠套叠或肠梗阻。如果椎弓根比较长,排便后会从肛门突出,导致肛门肿胀和异物感。如果有出血,并根据出血量进行处理。建议患者发现病症,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对症治疗、药物治疗与预防。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80244次收听

肠息肉的预后如何
肠息肉的预后需要取决于病症是否已经癌变,以及是否有结肠癌家族病史。如果只有单个小息肉,则息肉切除术可能是预防结肠癌的好方法。但是如果息肉已经癌变,就必须通过癌症来判断。该癌是否浸润更深,是相对较早还是相对较晚以及是否已转移,所有这些都明显影响预后。如果有结肠癌家族史,应及早发现肠息肉并及早解决,因为这种类型的肠息肉更容易发生恶变。治疗原则一般是内镜下切除,但也要结合内镜手术。由于学者认为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或病状,因此应定期检查和治疗肠息肉患者,并应注意便血和排便习惯的改变。
语音时长 01:13

2021-04-09

96834次收听

肠息肉可以治愈吗
肠息肉治愈的可能性很小,一般良性的息肉也是有反复出现的可能,而恶性的病变息肉复发的几率会更高。良性的息肉切除以后生活中注意饮食规律和生活规律,就可以降低再次增长息肉的可能。如果恶性病变切除以后要随时做身体检查,随时治疗切除息肉,这样有利于控制病情,治愈的可能性更高。哪一种息肉类型都要注意生活饮食,多清淡饮食,少垃圾食品,多注意休息,作息规律,都是有利于调理肠道,只要预防复发的几率就可以减少发作的问题。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09

106182次收听

结肠息肉有哪些后遗症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后遗症的。治疗后要注意生活习惯,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
结肠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结肠息肉可能会癌变,息肉刺进肠壁,引起不适感,导致营养不良等。结肠息肉会遗传,双亲都有结肠息肉癌变的风险也很大,所以重视治疗很重要。
02:28
结肠息肉治疗
多发的炎症性息肉,可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比较大的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性息肉,需在内镜下治疗,还要进行病理检查。如属于多发的炎症性息肉,一般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不需要内镜下的切除。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比较大的,需要内镜下治疗。如果超过零点五以上的,可以在内镜下用电切的疗法来切除掉,切除的息肉还需要送检病理。根据病理类型来决定下一步的复查间隔的时间,以及判断愈后;如果比较小的息肉,零点五以下的可以内镜下用活检钳钳除掉或者用APC电凝。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就是癌性的息肉,活检或切了之后,可能需要追加手术。
02:40
结肠息肉是什么病
一般的结肠息肉指的是,做肠镜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凸起的东西,大夫拿病理的钳子,给它取一块组织的时候,肉眼看的就叫做结肠的息肉,这个息肉一般的是在5毫米左右。这个息肉如果取出来了,那么我们一定要给它送病理检查,有可能切出来的组织,就是一个炎性的息肉,有可能是一个腺瘤样的息肉,有可能是一个管状腺瘤,这三种的结论是管状腺瘤最为可怕,它以后就可能过个若干年,它就会长成癌组织,有可能它会形成大的肿块,甚至于危害生命。所以说如果说发现了有结肠息肉的,那是做肠镜得时候发现的,自己可摸不着也看不见,只能发现你可能肚子有点疼,可能有点腹泻,那么你去医院就诊,大夫建议你做肠镜检查。
02:40
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一般的结肠息肉都是做肠镜的时候发生的,看见的,我们取下来送了病理检查,有炎性的息肉,有腺瘤的息肉,有管状腺瘤的治疗,当时做肠镜就切下来了,但是这是在0。5公分以下的。要是超过一公分了,我们一般来说就要住院切了,住院的时候,因为如果这个小的息肉很大的话,如果切完了容易有肠穿孔,那么住院的时候就要在全麻的情况下给它切除,而且术后要防止肠蠕动,那么防止肠蠕动的方法就是要禁食禁水,至少三天以上不能够有排便。还有一个说如果要是大于一公分以上,那么有可能怀疑有肿物,那么就要做开腹手术,甚至于可能要做腹腔镜手术。
什么是乙状结肠息肉
乙状结肠息肉指乙状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隆起病变。结肠上有东西突起来了,大便后会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肠息肉偶伴有息肉脱出。乙状结肠息肉这疾病容易病变,这时候要尽快去医院检查检查,尽快去医院手术的治疗,要去检查这息肉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疾病,要积极配合治疗,不要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