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过敏体质

发布时间:2020-07-0258778次浏览

过敏体质主要指人体免疫功能较差,对外源环境耐受力差,受到某些过敏性因素刺激,可出现各种过敏性反应。过敏体质主要症状表现为:药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
  1、药疹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常见表现症状为皮肤发红、紫癜、骚痒,有时伴有发热,其中以西药过敏较为多见。
  2、接触性皮炎
  皮肤接触某些特定物质后,局部出现水肿、水泡、脱皮以及瘙痒等症状。
  3、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患者常因接触冷空气、花粉、灰尘、尘螨或进食鱼虾、芒果等易导致过敏物质与食物,促使嗜碱细胞释放致敏活性因子作用于支气管,引起气道狭窄,伴有喘憋症状。

相关推荐

01:24
桔子花容易引起过敏吗
桔子花一般指橘花。橘花会产生一定的花粉,对于花粉症患者和对橘花中某些物质过敏的人群,通常容易引起过敏;对于其他正常的健康人群,一般不容易引起过敏。1.会:花粉症患者由于基因中携带了某些缺陷因子,个人体质通常会比较差,接触橘子花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到橘花的刺激,出现过敏反应,如流鼻涕、打喷嚏、咽喉干痒、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红肿等,可以遵医嘱使用丹皮酚软膏、地氯雷他定分散片等抗过敏药物治疗。2.不会:对于没有患花粉症的人群和对橘花中任何物质均不过敏的人群,以及其他正常的健康人群,由于体内并无易感基因,且体质较好,接触橘花一般不容易引起过敏。花粉症患者和其他过敏性体质人群应尽量远离过敏原,保持室内干净卫生,阻断污染物。平时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猕猴桃、香蕉等。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01:19
板栗吃多了会怎样
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板栗吃多了,可能会导致过敏、营养不良、消化不良、血糖升高、肥胖等。1、过敏:如果对板栗的成分过敏,过量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2、营养不良:过量食用板栗可能会影响身体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导致营养不良,不利于身体健康。3、消化不良:板栗中含有较高的淀粉,如果过量食用,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容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4、血糖升高:板栗中淀粉含量高,进入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容易导致血糖升高。5、肥胖:板栗的热量较高,如果过量食用而不进行适当的运动,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增加肥胖的风险。建议适量食用板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此外,应选择新鲜、成熟的板栗。
01:18
孕妇可以吃素鸡翅豆制品吗
孕妇是否可以吃素鸡翅豆制品,取决于是否对素鸡翅豆制品过敏。若不过敏,通常可以吃;若过敏,通常不可以吃。1.可以:素鸡翅豆制品通常是用豆类制作而成的,所以其中富含蛋白质、钙元素等营养元素。若孕妇对素鸡翅豆制品不过敏,通常可以适量吃素鸡翅豆制品。素鸡翅豆制品咸香爽口,适量吃还可以增进食欲,有利于孕妇身体健康。2.不可以:若孕妇如果对素鸡翅豆制品过敏,吃素鸡翅豆制品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严重时可能导致先兆流产。建议在妊娠期间,注意饮食的摄入,避免进食对孕妇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螃蟹、生鱼片等。
03:11
鼻梁突然肿了怎么回事
鼻梁突然肿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非感染性的炎症,比如过敏,常见于蚊虫叮咬,蚊虫,通常不会疼痛。这种情况需要一些脱敏治疗,用一些局部的药膏,可以在一周之内就会消退。另一种情况是急性感染。这种感染,一般是伴有皮温增高、疼痛,摸了以后会更疼,甚至伴有发热、发烧,毒素可能入血,需要积极治疗。通常用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氧氟沙星软膏,通常一周就会消退。如果一周没有消退,甚至伴有发热,及时到医院去就诊,以免引起颅内的感染、并发症。
02:16
酒精过敏皮肤痒怎么办
酒精过敏皮肤痒应该立即停止饮酒,多喝水来促进酒精的排泄。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和大量维生素c,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乳膏或炉甘石洗剂来止痒。当对酒精过敏的患者食用含有酒精的食物或饮料后常会全身发痒,身体出现红疙瘩、红斑点,有些时候会有眼结膜充血、咽粘膜充血,伴有瘙痒和灼热感等现象。如果是对酒精过敏的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和酒。
小儿食物过敏会影响睡眠吗
小儿食物过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睡眠。当发生食物过敏现象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从而在夜间入睡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睡眠。对于食物过敏的患者而言,如果是乳糖不耐症的患者,是不能够吃糖的,所以食物过敏的原因不同,患儿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对应的食物以及治疗措施。如果食物过敏过度的影响睡眠了,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从而进行对症治疗,彻底将疾病根治。如果患儿不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的话,不仅影响睡眠,还对身体健康没有帮助。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20

91679次收听

食物过敏身上痒危险吗
这个考虑是由于食物过敏,出现的身体皮肤瘙痒。主要表现是出现了皮肤的红斑或者是风团疹,可以诊断为急性的荨麻疹。需要立即停止使用与致敏原相关的一些食物,包括鱼、虾、蟹、贝等这些食物。并且要给予抗过敏处理。同时可以口服西替利嗪,以及像金蝉止痒颗粒,很快就会得到痊愈。如果更为严重,可以应用像激素类的药物,地塞米松进行静推治疗。过敏的危险性,也是有轻重之分,刚才所讲的都是一些轻微的过敏,如果比较严重的出现过敏性休克,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很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所以,在饮食方面出现过敏情况,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语音时长 01:19

2021-04-15

82439次收听

食物过敏红疹多久消退
食物过敏出现红疹,也是因人而异,消退的时间也不是很固定。当临床出现这种过敏性疾病,例如像食物过敏,出现的皮肤炎症以及荨麻疹、瘙痒、红斑、风团疹,确认这些症状需要药物的治疗,需要时间也不是很固定。如果较轻,在24小时之内,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消退。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并且范围比较大,延续到了全身,时间就会稍微的延长。多则几个月,少则几个星期,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建议,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然后呢,针对性的再进行用药治疗。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15

79455次收听

花粉过敏打喷嚏怎么办
花粉过敏打喷嚏的患者首先需要远离过敏原,也就是要离开花粉比较多的环境。用凉水洗鼻可以清除鼻腔当中的花粉,对于缓解打喷嚏的症状也有帮助,也可以用生理盐水来冲洗鼻腔。如果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紫外线过敏应该用什么药
紫外线过敏应该用炉甘石洗剂、也可以冷敷、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治疗药物。如果出现紫外线过敏,这时候医生会根据皮疹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用药,如果皮疹比较轻,只有淡淡的红斑,轻度的瘙痒,这时候就可以单纯的止痒治疗就可以了,比如说可以用冷敷、炉甘石洗剂之类的东西,如果皮疹比较痒而且比较顽固,这时候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这些药,同时,可以外用一些激素类的药膏,有糠酸莫米松、丁酸氢化可的松等,如果皮疹比较顽固,在抗过敏治疗和局部外用药仍然不能控制的时候,可以口服,如羟氯喹或者严重的时候还可以吃一些别的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都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一些疾病会比较顽固,比如说慢性光化性皮炎,这个紫外线过敏,如果用了常规的这些药物仍然不能消退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做好了有效的紫外线的防护工作,有着物理遮盖或者用防晒剂,或者用一些防光的那些药物或者食品,比如说β-胡萝卜素,可以减少这个对紫外线的反应。如果仍然不能控制的话,还要注意有一些问题,就是的食物或者是不是正在口服一些药物对紫外线有一定的反应,比如说经常吃的一些野菜,像灰灰菜,会产生这种植物性的日光性皮炎,还有些药物也有一定紫外线过敏的表现,比如说中药里边的补骨脂、白芨之类的这些东西,所以要注意食物和药物参与了紫外线过敏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07

2019-12-10

66345次收听

脸过敏怎么办
面部过敏怎么办:面部过敏大多是因为化妆品使用不当、季节变化、皮肤干燥、皮肤屏障的破坏,或者是接触到一些吸入性的过敏原,比如粉尘、花粉、动物皮屑、化纤的织物、羊毛织物等,所以首先要尽量去除这些诱发因素。药物以口服抗组胺药为主,比如常用的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咪唑斯汀等。还可以配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这些药物都有辅助治疗过敏的作用。外用药可以用一些弱效的糖皮质激素软膏,比如地奈德软膏、艾洛松软膏,药物的用量通常不要超过一周,因为它含有激素。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配合一些具有舒敏作用的医学护肤品,常用的牌子,比如雅漾、薇诺娜等,这些护肤品没有酒精香料,会减少刺激反应,而且具有保湿、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21

2019-05-16

62343次收听

身上有红点是怎么回事
造成身上有红点的原因主要有4种,分别是皮肤过敏、皮肤感染、痱子以及皮肤敏感。皮肤过敏引起的红点一般会有明显的瘙痒感。皮肤感染发展到后来可能会出现皮损。痱子和皮肤敏感引起的红点症状都不是很严重。
吃罗红霉素能喝酒吗
罗红霉素一般不会和酒精出现直接性的反应,因此是可以适量喝酒的。但如果发现自己对罗红霉素过敏,或者是本身属于过敏体质者,一定要慎重选择。另外在服用罗红霉素期间,也不可以和各种生物碱类的药物同用,肝损伤严重者最好是不要服用这种药物。
酒精过敏与酒精不耐受
酒精过敏和酒精不耐受是不一样的,酒精不耐受是因为有些人体内分解代谢酒精的酶类相对较少,饮酒后很快出现皮肤充血、面部发热、心跳加快、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俗话称“酒量过小”。
小婴儿呕吐和食物过敏有啥关系
说起小婴儿的反复呕吐,很多人容易马上想到“病从口入”这几个字,大家常常会把呕吐和消化系统疾病联系起来。比如胃炎,食管反流,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这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