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聋传染吗

52852次浏览

耳聋不是传染性疾病,若因其他传染性疾病诱发耳聋,可存在传染的可能性,治疗耳聋需先治疗原发性疾病,最好考虑隔离治疗,避免造成直接的影响。
  耳聋不传染,但一些引起耳聋的疾病会具有传染性,比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膜炎,流感或者麻疹,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会间接的造成暂时性的耳聋,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家族中若有后天导致的耳聋,需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治疗时需选择隔离治疗。先天性耳聋可会发育异常或遗传性因素造成,但是这和传染性因素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相关推荐

哑巴会不会耳聋
很多哑巴会有耳聋,但哑巴本身并不会导致耳聋。聋和哑确实是相关性的,但实际上哑是因为聋导致的,耳聋并不是哑导致的,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个逻辑关系,语言的形成它的前提是要有好的听觉,儿童一生下来不会说话,但是如果有好的听觉没有耳聋存在,就能够听到父母说话教他发音,比如说教他爸爸,教他妈妈他就能够听见,就能够模仿。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听不见,大人跟他说让他学说爸爸他听不见,当然他就没有办法模仿,或者他能够听见,但是某些频率,比如高频听力下降得很厉害,这种耳聋,他很多高频的声音就听不到,模仿的时候这种高频的声音就没有办法模仿,就会导致说话跟正常人不太一样。所以,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多半会伴有语言的障碍,这就是常说的聋哑,因为耳聋导致语言形成障碍会导致哑巴,而不会因为哑巴出现耳聋存在,所以逻辑关系一定要搞清楚。
语音时长 01:29

2021-07-09

90435次收听

耳聋的饮食禁忌有什么
耳聋的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还应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加重耳聋的症状,对病情不利。患者在生活中可适当多摄入富含铁、锌、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
传导性耳聋的危害
传导性耳聋会影响患者与周围人的日常言语交流,重度的传导性耳聋,会造成患者对自然界所有声音感知能力的丧失。如果重度传导性耳聋发生在小儿,会造成言语发育迟缓,甚至言语发育能力丧失,长期的传导性耳聋,影响与人日常交流的同时,还会对于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耳聋造成的听力障碍经常会因为听不太清楚别人说话,而造成误会,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而且会因为听力障碍无法交流,而远离人群或被主流社会隔离。重度的传导性耳聋,会对自然界所有声音感知能力的丧失,尤其是警报声或者是与安全相关的声音也无法感知,会出现危及生命的安全问题。即使是中度的传导性耳聋患者,也会由于在日常工作当中,无法有效地和别人对话,或者是听不清别人讲话,错过重要的信息,而影响工作和个人业务发展。在儿童的语言发育期内,传导性耳聋会大大影响小儿的说话能力,如果言语能力丧失,对小孩的心理健康会有很大影响。
语音时长 02:06

2020-07-21

53273次收听

如何预防传导性耳聋
预防传导性的耳聋需要注意耳部清洁、避免耳道损伤、避免感染等外耳或中耳疾病。最重要的是预防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的外耳或中耳疾病,对于预防外耳的疾病,原则上要首先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道损伤。要保证外耳道清洁,切忌用不干净的器具去掏、挖耳,引起外耳道感染,甚至局部肿胀等。如果游泳时,可以用耳塞堵住耳道口,防止污水进入耳道,引起感染。预防中耳疾病,主要是预防急慢性的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对于急性中耳炎,首先也是要保证耳道的清洁,避免感染。一旦出现急性中耳炎,要立即到医院进行彻底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发展成慢性中耳炎。一旦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时,也要及时就医。目前大概70%到80%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导致传导性耳聋,通过规范、熟练的耳科手术,比如鼓室成型、听骨链重建或镫骨手术等等,都可以让听力恢复到可使用的水平。此外,还要注意,尤其是儿童要避免因为咽鼓管功能不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除耳部疾病造成传导性耳聋以外,检查和治疗鼻咽部以及鼻窦疾病,也能够预防传导性耳聋。
语音时长 02:21

2020-07-21

54071次收听

耳聋严重吗
耳聋是否严重,需要通过纯音拼测。耳聋会危害心理健康,危害身体健康,因为听觉不灵敏,会有被隔离的感觉,影响到人际关系,阻碍事业发展。
02:42
耳聋的危害有哪些
耳聋有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爆震聋、坐飞起引起的气压伤性耳聋,每种耳聋有不同的原因,也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比如,突发性耳聋,一般3-7天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及时救治恢复的可能性极大。如果超过1个月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听力下降后很难再恢复,但是不会带来其他严重的危害。老年性耳聋一般都有家族史,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逐渐下降,很难被发现,而且很难救治,严重的影响交流,建议佩戴助听器。听力丧失到特别低的时候,配助听器的效果也差,因此配助听器尽量越早越好。除了长时间的听力下降,患者的言语功能也会有一定的下降,甚至对整个智力都会影响,智力衰退也会更快。
听力测试正常值
听力测试正常值是要检查听力损失程度的一个主观数值,常用于检测被检查者听力是否正常。
什么是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的装置,主要是将语音转化为一种编码信号,传到到人脑内。对于说话前聋的患者来说,安装人工耳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成功率也比较高。对于语后聋的患者,效果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是什么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弥补新生儿听力筛查,可能发现不到迟发性听力损失,或者对有一些耳聋基因不能明确诊断的不足进行了补充。它是在孩子出生,或者是出生三天之内,通过采足跟血的方式,使用耳聋基因芯片对中国人群常见的四个基因、九个位点进行筛查。在取足跟血之后,通常在三个月左右,家长会收到耳聋基因检测报告的结果,这个结果中会对孩子是否携带耳聋基因,或者存在耳聋致病基因的情况,进行明确的分析,并且对后续家长应该如何处理进行提示。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21

62774次收听

老年人预防耳聋的方法
老年性听力下降更多的是与听觉系统整体老化和退化相关,因此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患者需要通过日常中的生活小妙招,延缓老年性耳聋出现的时间以及出现的程度。主要做到三个部分:第一,要管住嘴,所谓的管住嘴就是要合理饮食、少食过甜或者过咸的食物,防止动脉硬化产生,因为动脉硬化的产生会导致内耳缺血,从而导致内耳营养不足,产生加速老化的过程;第二,要迈开腿、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锻炼身体,整体身体健康程度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会延缓衰老过程,使得老年性耳聋出现的时间延后,也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第三,要避免噪声,尽量减少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下,可以保护内耳功能,延缓耳聋出现。
语音时长 01:09

2018-09-21

57139次收听

01:44
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一定会耳聋吗
如果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没有通过,不一定就会发生耳聋的情况。通常情况下,耳聋基因筛查没有通过,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患者或者是孩子,只携带某个耳聋基因。如果孩子只是耳聋基因的携带者,那么在未来,孩子就有出现耳聋的风险。但是,孩子不一定就会出现耳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否会发病,和不携带耳聋基因的人群,是具有同样的概率。第二种情况是如果耳聋基因的检测结果,是耳聋基因发病者,患者一定就会存在耳聋发病的风险。而且,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携带的具体耳聋的致病基因,来对患者进行后续的干预,并且可以对患者采取相应的一些治疗方案。所以,当检测者,取得耳聋基因检测结果的时候,应该进一步地进行耳聋基因相关的咨询。
02:30
助听器可以网购吗
助听器不建议网购,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助听器的选择,和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来选配一款适合患者的助听器;第二,助听器对于耳道,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在对于患者进行医学验配的过程当中,会对患者耳道的情况,进行采集以及处理,从而可以制作出一款适合个体化的助听器;第三,不同的人群,对于聆听的效果要求不同。通常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主观需求,也不相同。在进行医学验配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主观聆听喜好,进行一些微小的调试。在进行这个调试的过程当中,需要患者主观配合。这是在网购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实现的事情。所以,助听器不适合网购,而是要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验配。
04:05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听力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是一个不可逆的病变,它的最终的结局是双耳全聋。一旦听力下降影响孩子的语言交流,就应该及时的佩戴助听器。如果助听器佩戴之后效果仍然不好,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育,这个时候就应该尽早地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02:01
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与其相关的因素也非常多,主要是与老年人的自身状态有关。顾名思义,老年性耳聋肯定与年龄有关,所以大家要预防一些老年性的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同时也应该避免接触噪声、避免高脂肪饮食,吸烟汹酒、避免接触对耳朵有毒性的药物。同时,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避免情绪过度波动,注意清淡饮食。这样不仅能保证老年人延年益寿,也能保证老年人耳聪目明。
老年性耳聋的形成原因
外耳负责收集声音,经中耳的鼓膜和听小骨传导至内耳,内耳的毛细胞负责感受声音并区分不同的音调,毛细胞再讲声音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能够告知声音并正确区别。所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听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