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长期嗳气会癌变吗

60969次浏览

长期嗳气可能癌变,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均可引起嗳气症状,未及时治疗,后期可发生癌变。
  多种原因可引起嗳气,可能癌变。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癌癌前病变,若长期未治愈,可发生癌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也可发生癌变。应及时就诊、治疗。
  因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溃疡等导致嗳气,可口服抑酸药、促进胃动力药物等胃部疾病药物治疗,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抗生素治疗,因胃、肠肿瘤引起嗳气应手术治疗,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相关推荐

食道噎得慌总想打嗝是怎么了
首先,食道噎得慌,总想打嗝,主要是由于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导致,部分人与胃部肿瘤性疾病有关,患者胃内存在炎症,食物消化会受影响,会出现打嗝现象。由于胃炎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有一部分人会同时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道粘膜会因为出现充血、水肿现象,导致食管管腔相对狭窄,食道通过出现困难,所以会出现噎得慌的感觉。部分人在出现胃部肿瘤时,胃的蠕动功能会受影响,肿瘤还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刺激。当肿瘤对膈肌造成刺激时,会出现打嗝表现,肿瘤对血管造成侵犯时,也会在食物摄入时,出现噎得慌的症状。
语音时长 02:31

2021-10-15

57506次收听

按压胃部疼是怎么回事
胃部按压疼痛可能是由于胃炎引起,胃部的这种疼痛也可能由于饮食不规律或者受凉有关系。胃炎与胃溃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可以调整饮食,也可以做做热敷,尽量不要吃生冷或者是大量刺激辛辣的食物,可以多喝点温水,也可以适当的进食米粥或者是软的面条,饮食以清淡为主,同时应该少食多餐,给肠胃消化的空间与时间,要适当的锻炼以及规律的作息。建议去医院做个胃肠镜的检查,看看有没有胃炎、胃溃疡。尤其是年龄超过四十岁的病人还是要尽早的进行胃镜的筛查,以免贻误病情,引起病情的恶化。
语音时长 02:37

2021-10-15

65265次收听

02:40
胃窦壁增厚是癌症吗
胃窦壁增厚不一定是癌症,也有可能是一些良性疾病导致,具体需要进行专业检查后明确诊断,如果是胃癌以及恶性肿瘤导致,就要进行相应治疗。在胃镜下发现胃窦壁增厚,也有可能是一些良性疾病导致,比如胃炎、胃溃疡、胃溃疡疤痕,都有可能造成胃窦壁增厚。一般在临床上常见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以及其他类型肿瘤,比如恶性淋巴瘤,也可能导致胃窦壁增厚。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比如CT以及钡餐,没有办法进行确诊,应及时做胃镜,然后在增厚的胃窦壁处进行一个穿刺活检,通过病理来明确诊断。对于胃窦壁增厚,如果发现是一种良性疾病,特别要注意一些生活以及饮食习惯,要注意饮食规律,少吃高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类食品以及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要多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愉快,避免疾病出现进展。如果发现胃窦壁增厚是胃癌以及恶性肿瘤导致的,要及时进行手术,或者一些放、化疗的治疗。
正常人有幽门螺旋杆菌吗
没有。幽门螺杆菌虽然发现的时间不是特别的长,只有30多年的时间1983年澳大利亚的学者发现的,但事实上我们从埃及的木乃伊的身上,也发现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幽门螺杆菌了,换一句话说,幽门螺旋杆菌在人体的身上,存留的时间大概至少得超过3000年-4000年的这么个时间。幽门螺杆菌应该不是人体内,正常该有的细菌,而是通过那种食物或者是通过这种口口相传引起的细菌的感染,它最常见的危害是什么,可能有胃炎、胃溃疡,甚至它还是胃癌的致病的因素,比如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如果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建议还是得需要做正规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的治疗,也就是4到14天的根除治疗,如果说某一位朋友他的家里人,比如说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得过胃癌的话,如果他本人有这种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还是建议他例行的去根除一下幽门螺杆菌,这样可以降低将来得胃癌的概率,所以我们正常人不应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有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以下的一些情况,我们还是建议您做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第一、急性的胃炎有症状。第二、消化性溃疡。第三、有所谓的胃癌的家族史。第四、就是MALT淋巴瘤,我们认为淋巴瘤是和幽门螺杆菌是密切相关的。第五、有过敏性的情况,适合幽门螺杆菌感染。第六、有强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意愿,所以我们正常人是不应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
语音时长 02:42

2021-07-09

91848次收听

胃炎是细菌引起的吗
临床上将胃炎可以分为细菌性胃炎和无菌性胃炎,并不是所有的胃炎都和细菌感染有关。当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饮食不卫生时,可以引发细菌性胃炎,临床上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较为多见。多数胃炎类型和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存在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作息不规律、遗传因素等各种因素有关。一般细菌感染引发的胃炎多属于急性胃炎,患者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病,会出现明显的胃痛、呕吐、胃胀、食欲不振以及发烧等临床表现,需要积极配合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消炎治疗。无菌性胃炎也可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其临床症状类似于细菌性胃炎,但患者很少会出现发烧表现。
语音时长 01:17

2020-12-23

89942次收听

浅表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
如今很多人都患有浅表性胃炎,它作为胃肠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很多朋友都不了解浅表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
胃炎应该怎么预防
说起来胃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群也是越来越多,引起胃炎的病因也有很多种,患上这种疾病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那么怎么预防这种疾病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以下方法。一,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父母煮食或开奶时,必须保持清洁,如上洗手间後,更要彻底清洁双手,以免
胃炎可否遗传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患有胃病的越来越多,所以许多患者就会问:“胃炎可否遗传呢?”慢性胃炎的病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胃炎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急性出血性胃炎可以做内镜吗
急性出血性胃炎可以做内镜检查,通过内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以及出血诱因,但是在做内镜检查时,最好是在急性出血性胃炎发病24~72小时之内检查准确率更高。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除了需要做内镜检查之外,还需要做血常规检查以及大便常规检查。
胃病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那么胃病常见的症状表现有哪些?下面我们请相关专家来介绍一下。
02:52
非萎缩性胃炎是什么意思
非萎缩性胃炎也就是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由于食物刺激或长期口服消炎止疼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损伤。在胃镜检查中,大多数都有慢性的非萎缩性胃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群,如婴儿、少年儿童在胃镜的观察下是正常胃粘膜。病变部位常以胃窦部明显,多为弥漫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检查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糜烂或伴有黄白色黏液性渗出。非萎缩性胃炎是所有胃炎的病人中,病变程度最轻、危害最小的一类胃炎。
02:48
非萎缩性胃炎能自愈吗
可以自愈,但无法恢复至原始的胃黏膜状态。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的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症状最轻,病变程度最轻,也是危害性最小的一类胃炎。可改变生活饮食习惯,规律清淡饮食,细嚼慢咽,荤素搭配,不暴饮暴食,饭后适当散步帮助消化,注意饮食忌口,忌油腻、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烟酒等。
打嗝不止什么原因
打嗝症状发生多考虑与消化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有关。一、消化道疾病。打嗝最常见原因是膈肌痉挛。胃内气体在经过咽喉时,出现声响,是比较常见消化道症状。在出现打嗝后,首先考虑是消化道问题,如慢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胆囊炎、胆囊结石以及各种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梗阻等,都会导致频繁打嗝。也可能胰腺炎、纵隔肿瘤、食管裂孔疝、心肌梗死、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及精神因素所致。这种情况可服用多潘立酮、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平时注意清淡饮食。二、中枢神经系统也会导致打嗝,且这种隔肌痉挛更加顽固,难以治愈,一般可通过针灸足三里穴位治疗。
语音时长 01:28

2020-01-07

65530次收听

02:13
饭后胃疼是怎么回事
胃疼不一定是胃,应该是指上腹部剑突下的位置,这个位置的疼不一定是消化系统的胃疼。比如有些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如果出现这个位置的突发痛疼,一定要警惕是急性心梗或者急性下壁心梗。比如常见的急腹症、阑尾炎,首发症状也可能是吃完饭后这里疼,但疼痛感会慢慢的转到右下腹,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胃相关的问题有吃完饭后上腹部不舒服,比如常见的消化性溃疡;而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胃溃疡,胃溃疡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吃完饭后上腹部不舒服,而且会有三个表现性:规律性、周期性、季节性。
03:05
胃炎的症状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一般由饮食不节或者感冒受凉引起,能够很快痊愈。慢性胃炎是常见病,第一个病因是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和起居问题,食物中的农药化肥都会刺激胃部;第二个病因是由于长期精神紧张而引起。慢性胃炎的症状有很多种,炎症部位不同,症状也不一样。轻度症状有腹胀、胃部不适、疼痛、反酸烧心。通常为饭后加重,饭前空腹时减轻。若胃炎偏向十二指肠部位,则可能是饥饿时疼痛烧心,同时伴有反酸、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