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脱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牙龈脱落可能由牙周炎、创伤性损伤、营养不良、糖尿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通常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口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龈脱落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牙菌斑长期刺激导致。牙龈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后会逐渐萎缩,严重时出现牙龈与牙根分离。伴随持续性口臭、牙齿敏感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控制感染。
2、创伤性损伤
刷牙力度过大、使用硬毛牙刷或意外撞击可能导致牙龈机械性损伤。长期摩擦会使牙龈边缘出现V形缺损,表现为局部牙龈组织缺失。建议改用软毛牙刷,避免横向刷牙,外伤后可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感染。
3、营养不良
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导致牙龈结缔组织脆弱易损。典型表现为牙龈肿胀呈紫红色,轻微触碰即出血。日常可适量摄入猕猴桃、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严重缺乏时需补充维生素C片剂。
4、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时,高糖环境易引发牙龈微血管病变,降低组织修复能力。患者常出现广泛性牙龈萎缩伴多颗牙齿松动。需严格监测血糖,配合牙周基础治疗,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原发病。
5、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可能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增生的牙龈容易因摩擦脱落。表现为牙龈乳头肥大成球状。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增生严重者可进行牙龈成形术。
日常应注意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每半年进行一次洁牙,控制甜食摄入量。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佩戴活动义齿者要避免牙龈压迫。出现牙龈持续出血或牙齿移位时,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