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骨刺的症状是什么
得骨刺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肿胀、麻木刺痛、关节弹响等。骨刺即骨质增生,是关节退行性改变的表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
1、局部疼痛
骨刺刺激周围软组织或神经时可引发疼痛,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腰椎等部位。疼痛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可能伴随晨僵现象。疼痛程度与骨刺大小、位置相关,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行走。建议避免关节过度负重,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
2、关节活动受限
骨赘形成会导致关节面不平整,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颈椎骨刺可能引起转头困难,腰椎骨刺可能导致弯腰受限。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引发肌肉萎缩,需通过适度关节功能锻炼维持活动度。物理治疗如热敷、超声波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
3、局部肿胀
骨刺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时会出现肿胀,触摸可能有硬结感。关节腔积液也会加重肿胀,常见于膝关节骨刺。肿胀部位皮肤温度可能升高,但不伴随皮肤发红。急性期可冷敷减轻肿胀,慢性期建议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4、麻木刺痛
椎体边缘骨刺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引起肢体放射性麻木或刺痛感。颈椎骨刺可能导致手臂麻木,腰椎骨刺可能引发下肢刺痛。症状在特定体位可能加重,改变姿势后可缓解。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可能有一定帮助。
5、关节弹响
骨刺导致关节面摩擦增加,活动时可能出现咔嗒声或摩擦感。这种弹响通常不伴疼痛,但提示关节结构异常。频繁弹响可能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建议减少爬楼梯、深蹲等重复性关节负荷动作。
骨刺患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饮食上可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鱼类、绿叶蔬菜等。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