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会导致败血症
败血症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严重创伤、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导致败血症最常见的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可通过皮肤破损、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途径进入血液循环。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化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抗生素。
2、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等严重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病毒性败血症。这类感染常伴有高热不退、全身肌肉酸痛、出血倾向等表现。临床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奥司他韦胶囊、更昔洛韦注射液等药物,同时配合免疫调节治疗。
3、真菌感染
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多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这类败血症进展较慢但治疗困难,可能出现持续低热、口腔白斑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
4、严重创伤
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严重复合伤等可能破坏皮肤黏膜屏障,使病原体直接侵入血液循环。创伤后败血症起病急骤,常伴有伤口化脓、组织坏死等表现。除抗感染治疗外,还需及时清创处理,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5、免疫功能低下
艾滋病、白血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以及接受化疗、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其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更易发生败血症。这类患者感染症状可能不典型但病情危重,需加强原发病治疗,必要时使用免疫球蛋白注射液。
预防败血症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及时处理各类感染病灶,避免滥用抗生素。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出现持续发热、寒战等疑似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相关推荐
02:19
01:57
01:55
01:55
01:5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败血症怎样会得败血症
- 2 败血症是如何形成的
- 3 什么是败血症
- 4 严重败血症因为什么
- 5 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 6 什么引起败血症
- 7 败血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 8 败血症严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