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肠炎的发病症状
肠炎的发病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等。肠炎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腹痛
腹痛是肠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有关。感染性肠炎腹痛常伴随肠鸣音亢进,溃疡性结肠炎则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若疼痛剧烈或持续超过24小时,需警惕肠梗阻等并发症。
2、腹泻
肠炎患者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黏液便。细菌性肠炎粪便可能带有脓血,病毒性肠炎多为蛋花汤样便。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建议口服补液盐散预防电解质紊乱。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可帮助改善症状。
3、发热
感染性肠炎常伴随38℃左右的中低热,沙门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发热时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物理降温无效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片。若体温持续超过39℃或反复发热超过3天,需排除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4、恶心呕吐
胃肠黏膜受刺激时可引发呕吐反射,急性胃肠炎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可能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可短期使用盐酸昂丹司琼片止吐。呕吐期间应暂禁食4-6小时,后逐步尝试少量饮用温盐水或米汤。
5、里急后重
直肠炎症刺激会产生排便不尽感,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每日排便10次以上但每次量少。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可减轻直肠黏膜水肿。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擦拭加重黏膜损伤。
肠炎患者应选择低渣、低脂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及乳制品。注意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危重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
相关推荐
02:08
03:06
02:25
02:03
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