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尽早发现乙肝症状

发布时间:2020-08-2861900次浏览

乙肝指的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一般情况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症状有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具体分析如下:

1、肝区不适:早期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会表现有肝区的不适,主要表现为隐痛、压痛感。

2、乏力:出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功能会有一定的损伤,患者就会感觉到全身乏力,容易感到疲劳、精神不振。

3、食欲减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会使肝功能出现异常,胆汁的分泌会减少,食欲就会相应的减退。

除以上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例如巩膜发黄。出现相应症状时,就可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应检查后再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要调整好心态,不用过于担心,注意休息,保持规律的作息。

相关推荐

01:54
老公是乙肝携带者过性生活会传染吗
夫妻双方如果男方一方有乙肝病毒携带或慢性乙型肝炎,精液当中可能会含有少量的病毒,会造成性传播。但性传播的概率发生非常低,超不过10%,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如果夫妻双方中男方有乙肝病毒的感染,需积极的进行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手段是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机体就会产生表面抗体,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一旦有暴露的机会,就会杀灭入侵的病毒,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建议还是尽早的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避免万一造成感染。
01:41
避孕套能不能抵挡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男性的精液和女性的阴道分泌物,都能够检测到乙肝病毒,所以如果采取工具避孕,避孕套是可以隔绝乙肝病毒的。如果夫妻一方有乙肝病毒的感染,除了使用工具避孕以外,也可以采取另一方接种乙肝疫苗的办法。接种了乙肝疫苗,使机体产生表面抗体,这样在一起生活就可以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建议在婚前如果有一方有乙肝病毒的感染,另一方要抓紧接种乙肝疫苗,这是最有效的预防办法。
共用水杯会传染乙肝吗
当双方口腔黏膜(包括牙龈)破溃时,而乙肝病人病毒载量较高,不排除乙肝病毒有可能经口传播,此时与乙肝病人共用水杯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一般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一般性的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共用水杯等,基本不会传播乙肝。不过当双方口腔黏膜(包括牙龈)破溃时,而乙肝病人病毒载量较高,不排除乙肝病毒有可能经口传播,此时与乙肝病人共用水杯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尤其健康一方无乙肝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有可能通过破损的消化道黏膜进入体内,可能会被感染上乙肝病毒。目前乙肝是可以预防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因此对于没有保护性抗体的健康人群,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建议不要共用水杯,减少乙肝的感染几率。做好自我防护。
语音时长 01:16

2021-06-09

83023次收听

干扰素治疗乙肝成功率
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手段,目前有两种:一是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二是注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有三个治疗终点:1.HBVDNA阴转;2.e抗原血清学转换,也就是大三阳转成小三阳;3.表面抗原阴转。达到此三点治疗目的,干扰素治疗约40%至50%的可能性。如果以表面抗原阴转为目的,干扰素治疗大约有10%的可能性。因此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率目前还是比较低的。乙肝打干扰素使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几率大约在20%-30%,乙肝DNA转阴几率在30%-40%,虽然总体疗效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目前也有一些方法能够提高干扰素的治疗效率,可以和核苷类似物联合用药并选择恰当时机。对于乙肝表面抗原数值大于10000ng/ml以上,乙肝DNA数值大于10^7ng/ml以上者可以先口服核苷类似物药物,使用若干年之后等乙肝表面抗原数值降低到1500ng/ml以下,DNA阴转之时再配合干扰素治疗,有将近50%的患者能够转为小三阳。
语音时长 01:50

2021-06-09

97172次收听

02:37
乙肝两对半是检查什么
两对半主要查乙肝感染的状态,两对半其实就是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这种情况下是感染过乙肝的标志,而且是乙肝持续进行的状态,一定要警惕。若单独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属于正常人的状态,而且对于乙肝有免疫力。若有单独的核心抗体阳性或者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属于乙肝感染过的状态,建议查乙肝病毒DNA。
乙型肝炎的传染力有多强?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接触乙型肝炎患者就会被传染,加上媒体肝炎广告的渲染,是人人自危,谈肝色变,乙型肝炎的传染性真的如此可怕吗...
吃饭会不会导致乙肝发病?
吃饭会导致乙肝发病么?这似乎是一个很多人都在关注的问题,那么这里面究竟是否含有科学的依据,对于一些平常的人群,可想这是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的,但如果这是真正存在的,那么试想一下,每天吃饭的公共场合那么多,一不小心就患了乙肝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吃饭会不会导致乙肝发病。吃饭
乙肝抗体是永久的吗
乙肝抗体并不一定是永久的,因为需要接种一整个周期的乙肝疫苗,才能够在体内产生足够的乙肝抗体,而且乙肝抗体是会随着人体状况的改变而出现,降低甚至是消失的,如果乙肝抗体的含量不足以免疫乙肝病毒,就需要进行重新接种。
乙肝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乙肝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乙肝是一种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传染病,无皮肤破损时通过唾液传染的概率较低。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及体液传播、母婴垂直及水平传播、性接触传播、破损皮肤粘膜接触传播等,传染性的强弱与患者体内的病毒量成正比,除此外,性生活传播、血液传播也是乙肝较常见传播途径。乙肝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及乳汁中均可能存在乙肝病毒,但乙肝病毒在血液中的含量是最高的,而且在唾液中的含量是很低的,因此乙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通过唾液传染的。但如果某人体内的乙型肝炎处于高水平复制期,同时口腔内黏膜有破损,通过唾液传播乙肝的风险就会增加。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最好的预防办法是不要与他人共用碗筷,同时尽量减少与乙肝患者的密切接触。综上所述,口腔内黏膜没有破损的情况下通过唾液传染乙肝的概率极小,但仍要积极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应接种乙肝疫苗并保证抗体长期处于高滴度状态。
语音时长 02:01

2020-02-13

59984次收听

乙肝胆红素高怎么办
乙肝胆红素高必须要到医院空腹抽血化验乙肝五系,化验乙肝DNA病毒的含量,做肝胆脏的彩超等,服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或者是注射干扰素,需要服用保肝的药物等治疗还需要进行保肝治疗,缓和和控制住乙肝病情的发展。乙肝胆红素高的乙肝患者,说明肝脏功能出现异常,肝脏受到了乙肝病毒的损害,是乙肝病毒发作的重要标志之一。胆红素高是由于肝脏受到损害,肝细胞坏死,出现黄疸,这样的情况,会伴有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升高,不要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发霉的食物,少吃含脂肪类太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30

60685次收听

乙型肝炎早期症状
乙型肝炎患者早期会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并且恶心厌油,尿液的颜色也会发生改变,一开始是淡黄色,之后颜色会不断加深。除此之外,乙型肝炎早期的症状还包括身体发热以及肝区疼痛。
如何预防乙肝
因为母婴传播是现如今传染乙肝病毒的主要因素,所以大家必须要阻断母婴传播才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乙肝的效果,而阻断母婴传播的办法,就是给新生儿立刻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之后,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三个月里面,每个月都要注射一支乙肝疫苗,此外大家在发现身边的亲人或者是朋友被感染上乙肝病毒以后一定要及时的隔离并且将其送到医院及时治疗。另外大家还需要切断唾液传播,最后大家还需要做到严格消毒给自己注射的药品和使用的医疗器械。
得乙肝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都可能感染乙肝。一、母婴垂直传播。患有乙肝的母亲可能把乙肝遗传给孩子,这种传播极少数由宫内感染引起,大多数是因为围产期、围手术期管理不严格造成的。二、血液传播。主要由输血传播是国内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三、性传播,乙肝是性病中的一种,但患有乙肝的成年人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几率相对较小。四、医源性传播。医学上很多侵袭性操作行为可能会造成乙肝的传播。日常接触,如拥抱、亲吻、一起吃饭不会造成乙肝的传播。
语音时长 01:33

2018-09-29

59568次收听

02:19
乙肝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需要减少自身用药、生活规律、注意饮食、戒酒等。一、日常生活中要少用药或不用药,很多乙肝病人认为出现了乙肝,即使没有发病,也要吃很多药物来控制,如护肝药及维生素,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吃药本身会加重肝脏的负荷。二、患者在养护肝脏的过程中要注意休息,很多人在进行频繁、剧烈的体育运动时会激发机体免疫力的变化,从而引起乙肝的发作。三、饮食要清淡、温软,少量多餐,少量多餐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但是对绝大多数乙肝患者都适合。四、乙肝患者必须严格戒酒,不能吃过度油腻的食物,否则会造成乙肝肝硬化的发生。
02:07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不需要治疗要根据情况来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因为没有肝炎的表现,它只是乙肝病毒核酸阳性,但转氨酶是正常的,需不需要治疗,要根据情况来定。但是如果年纪大于40岁,有肝纤维化或者肝硬化,或者家里有肝癌、肝硬化的家族史,就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