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女性哮喘是否传染

66680次浏览

据有关医学资料显示哮喘是不容易出现传染的,但是患者都会存在着一定的痛苦,了解疾病的现状对于疾病的护理很有作用,对于哮喘这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来说在目前的社会中我们有一定的研究,下面我们通过了解哮喘相关内容来看看“老年女性哮喘是否传染”这个问题。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的表现就是气道高反应性病变,患者在疾病的治疗上需要注意,但是以前仅仅是单纯到采用疾病方式进行治疗,这是不全面的,还需要对中度和重度患者疾病治疗,采用一些抗炎消肿方式进行处理,对于疾病的恢复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患者也会出现并发症,也会导致患者严重性增加。

在目前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科学的认识哮喘这种疾病的本质,其实这种疾病是不会出现传染的,但是有时候为了达到效果治疗方式就是综合抗炎消肿的处理和治疗。为了评价哮喘疾病治疗效果,应该制定治疗和管理计划,哮喘病情的控制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学习都是有好处的,如果哮喘这种疾病反复发生也会导致肺功能受到伤害 ,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伤害,为此应该重视哮喘的防治工作,做好哮喘疾病知识宣教,控制疾病发展,做好系统化的哮喘疾病处理和治疗。

有时候哮喘的患者都会咳嗽,就认为哮喘是一种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其实不是这样的,对于患者来说应该了解疾病的现状,对于 家庭来说应该做好病情处理和护理,还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了解疾病的处理方式,哮喘这种疾病在处理期间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的痛苦,比如说喘憋,为此为了控制应该做好预防。

相关推荐

03:03
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是多少
二氧化碳的分压的正常值范围是在35到45mmHg。临床上二氧化碳分压指的是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就叫做二氧化碳分压。一般通过采集患者的动脉里的血液,利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出来。临床上用二氧化碳的分压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呼吸性的酸碱平衡障碍。当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值比正常值偏低时,主要是患者患有肺梗死、哮喘或肺炎等疾病导致的。当二氧化碳分压数值比标准值的范围高时,可能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肺心病及慢阻肺等或严重的哮喘等疾病。
治疗哮喘的食物有哪些
目前并没有食物可以治疗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所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等症状表现,临床上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以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同时可以配合口服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来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当中要注意增加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远离花粉等容易过敏的物质。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15

82697次收听

小儿哮喘能吃橙子吗
小儿哮喘能吃橙子吗,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健全,所以孩子们在最近的天气情况下特别容易感冒生病,而且还会出现咳嗽的情况,想改善宝宝咳嗽的情况,除了用药治疗,更重要的是饮食护理,
咳嗽性哮喘传染吗
现在哮喘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想知道哮喘会不会传染给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毕竟哮喘带给患者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要知道咳嗽性哮喘传染吗?
男人哮喘的诊断方法
哮喘又被称为支气管哮喘,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它的危害很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不便和困扰,更甚者可能会导致患者丧失生命,所以哮喘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时诊断哮喘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男人哮喘的诊断办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早期哮喘有哪些症状
一到寒冷的冬季,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老年朋友老是咳嗽不停,其实这不仅仅只是感冒的症状了,如果再出现胸闷和喘息不匀的现象,那么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因为这极有可能就是早期哮喘症状的表现,所以能够知道早期哮喘有哪些症状对于患者朋友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哮喘会遗传下一代吗
支气管哮喘是会遗传到下一代的。哮喘属于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的发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而遗传因素要大于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内因要比外因更重要。如果孩子的父母都患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几率高达60%。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高达20%。如果父母都没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只有6%。此外,如果家庭及其他亲属,特别是直系亲属患有过敏性疾病,比如说像皮肤的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或者对食物某些药物过敏,也会大大增加后代患哮喘的几率。但是哮喘只要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在青少年期间哮喘是可以达到治愈的。即便后天成年人的哮喘发作,如果经过正规的有效的治疗,是可以达到完全控制的。所以这个是不需要太紧张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4-08

51761次收听

01:47
哮喘有什么症状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惊恐、意识障碍等。1、突然发生,由于诱因诱发,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多数患者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2、反复发作,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需要药物缓解。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哮喘的鉴别诊断方式是什么呢
不是所有的气喘发作都是支气管哮喘。哮喘主要是跟其他能引起气喘发作的疾病进行鉴别。支气管哮喘典型的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两肺可闻及哮鸣音。许多不同的疾病可能与哮喘有着相似的表现。哮喘的鉴别诊断:左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也称为心源性哮喘,发作时症状与哮喘相似,但其发病机制,病变本质与哮喘截然不同,左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常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要鉴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常有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病史以及慢性咳嗽病史,喘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鉴别上气道阻塞、中央型支气管肺癌、气管、支气管结核等疾病导致气管狭窄或伴感染时,可出现喘鸣类似哮喘样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06

51757次收听

重症哮喘急救时应该注意哪些
重症哮喘急救时应该注意患者的情况,主要就是注意血气,出现异常就要做出相应的处理,注意是否有喘憋加重的情况,如果有就要给予β受体激动剂,挽救病人的生命。患者可以吃一些预防类用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重症哮喘患者对于身处环境有要求,要求环境好,有利于呼吸,远离吸烟人群。
02:37
孩子哮喘犯了怎么办
哮喘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胆碱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等。哮喘控制治疗,应越早越好,应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包括急性发作期要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等治疗。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重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不可忽视非药物治疗。包括哮喘急性期的发作,它是主要是用β2受体的兴奋剂。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如果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效果不好,可以运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胆碱类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舒张血管的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要弱。其他还包括短效茶碱和硫酸镁的治疗。
02:25
中医治疗哮喘效果好吗
哮喘的中医治疗效果不错,哮喘分两期,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的调养期,尤其在慢性调养期,中医的治疗非常有特色,它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很多人认为不喘之后就不需要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病人不喘的时候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哮喘的再度发作,也可以减轻哮喘再发作时候的严重程度。中医有一个原则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所以中医治疗哮喘是分急慢两种情况。另外,咳喘患者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避免感冒,防止感受外邪诱发。
03:55
哮喘患者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通常情况下,引起哮喘患者发作的原因,就是接触了过敏原。所以,如果是明确的知道哮喘患者的过敏源,就可以有意识的去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比如在春秋季,容易出现花粉过敏的季节,如果知道哮喘患者,是春秋季的花粉过敏,就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物理隔离措施。一般来说,哮喘患者在外出的时候,可以带上N95高效防花粉的口罩;当患者在家,或者是在办公室的时候,可以采取空气净化装置,使室内的过敏原,降低到最少。如果不明确哮喘患者的过敏特点,或者是有些过敏原,不能完全去除,只能尽可能的减少接触。有一部分患者的哮喘发作和感染有关系。对于这种情况,哮喘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身体锻炼,或者采取流感疫苗注射的方法,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会得哮喘的是哪些人
哮喘是一个过敏性的疾病,所以对于有其它的过敏史的病人如患者容易出皮疹,甚至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在一定程度上接触过敏原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发展成哮喘;或者患者自己本人可能没有明确的过敏的病史,但是家族中不一定是直系亲属如家族中表哥、表姐或者是堂兄弟姐妹之间有过敏的病史,患者也有发展成哮喘的危险;此外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如果不进行处理,也有大概将近1/3到1/4的患者会发展成哮喘,所以过敏性鼻炎应该积极的治疗,减少发展成哮喘的机会。
语音时长 01:22

2018-09-14

55790次收听

哮喘病人有哪些饮食禁忌
哮喘的病人没有明显的饮食禁忌,因为过敏原除了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过敏物质之外,还可能有食物的过敏,因此哮喘患者需要做食物的过敏测试,如果患者对某些食物如鸡蛋黄或者是海蟹或者虾过敏,那应该尽量不吃过敏的食物,否则会有诱发哮喘的可能性。其次需要提醒的是,因为现在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都比较高,很多四五十岁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有一种哮喘叫阿司匹林哮喘,因此对于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如果以前从来没有吃过阿司匹林,一定要注意很多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会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
语音时长 01:33

2018-09-14

5885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