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滴虫性阴道炎是什么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滴虫性阴道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能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物品感染,需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护理改善症状。
1、病原体感染
阴道毛滴虫是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属于厌氧性原虫,可寄生于女性阴道、尿道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后滴虫会破坏阴道内正常菌群平衡,导致乳酸杆菌减少,阴道pH值升高。典型症状包括灰黄色泡沫状分泌物、外阴瘙痒及性交疼痛,可能伴有尿频尿痛。确诊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分泌物或核酸扩增检测。治疗常用甲硝唑片、替硝唑栓或奥硝唑胶囊,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2、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滴虫性阴道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男性感染者常无症状但可作为携带者。单次无保护性接触感染概率较高,多性伴侣或性伴侣未治疗会导致反复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宫颈充血、阴道黏膜草莓样出血点等体征。建议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口服替硝唑片,所有性伴侣均需接受筛查和治疗。
3、间接接触感染
共用浴巾、坐便器或泳池等可能通过潮湿环境间接传播滴虫,但概率低于性传播。滴虫在体外可存活数小时,公共浴室、消毒不彻底的妇科检查器械可能成为传染源。感染后分泌物多有明显鱼腥臭味,排尿时尿道刺激症状明显。除口服甲硝唑分散片外,可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治疗期间需对内衣裤煮沸消毒。
4、免疫力下降
妊娠、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会导致局部免疫力降低,增加滴虫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阴道糖原含量增高也更易发病。这类患者症状往往更严重,可能出现外阴水肿、溃疡。除规范使用奥硝唑栓外,需控制基础疾病,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免疫力,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5、不良卫生习惯
经期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如厕后擦拭方向错误、过度阴道冲洗等行为会破坏阴道微环境。滴虫感染易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分泌物可能呈黄绿色。治疗时可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日常需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使用碱性洗液,毛巾需阳光暴晒消毒。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须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盆浴和公共浴池。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治疗后3个月内需定期复查,性伴侣同治可降低复发概率。出现分泌物异常或瘙痒加重应及时复诊,不可自行中断用药或重复使用既往药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