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护理常规是什么
羊水栓塞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稳定、预防感染以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综合征,需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产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变化,每15分钟记录一次。重点观察有无突发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等表现,警惕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皮肤瘀斑或穿刺点渗血。床旁备好除颤仪及急救药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氧流量调至8-10L/min。若出现喉头水肿或呼吸衰竭,需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清除口腔分泌物时将产妇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
3、维持循环稳定
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优先选择上肢大静脉。遵医嘱输注晶体液、胶体液及红细胞悬液,维持中心静脉压在8-12cmH2O。使用多巴胺注射液或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血压,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4、预防感染
所有侵入性操作需严格无菌技术,每日更换穿刺点敷料。观察恶露性状及子宫复旧情况,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保持会阴清洁,每2小时协助产妇更换产褥垫。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发热时进行血培养检查。
5、心理护理
向家属简明解释病情,避免使用医学术语造成恐慌。允许配偶短时间探视,但需保持环境安静。对于清醒产妇,护理操作前告知目的,减轻焦虑情绪。产后提供哺乳指导,帮助建立亲子联结。必要时联系心理咨询师进行创伤后应激干预。
羊水栓塞产妇需绝对卧床休息,饮食初期以流质为主,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铁食物如鱼肉、动物肝脏等促进恢复。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院后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心超,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建议加入产妇互助小组,通过同伴支持缓解心理压力。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