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癫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发布时间:2020-08-2853346次浏览

抗癫痫药物疗法的首要原则是根据患者特殊的癫痫发作类型或癫痫综合征选择药物。药物对不同的癫痫类型有不同的效果。有些药物只是对部分性发作有效,其他的一些则对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都有效。

1.部分性发作

研究证明,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和去氧苯比妥能有效控制部分性发作。有些新药对部分性发作也有效,如非班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硫加宾、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和唑尼沙胺。

2.全身性发作

已证明对全身性发作有效的药物相对较少。那些对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均有效的药物称为广谱抗惊厥药。具有广谱药效的抗癫痫药物有: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唑尼沙胺和非班酯。

3.癫痫综合征

辨别特异的癫痫综合征对选择药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婴儿痉挛是一种年龄依赖性的癫痫综合征,主要影响出生一年内的婴儿,使用丙戊酸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伦-格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的年龄依赖性癫痫,最好使用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拉莫三嗪或非班酯治疗。儿童失神性癫痫最好使用丙戊酸钠或乙琥胺治疗。青年型肌阵挛性癫痫使用丙戊酸钠通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有些药物可能加重某些癫痫类型的症状。已知对失神性癫痫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会明显加重失神性癫痫的症状。对全身性发作患者使用硫加宾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有关。

由于丙戊酸钠对各种类型的癫痫都有效,当癫痫的类型不能确定时,丙戊酸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关推荐

02:23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的功效与作用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的常见类型有新比清丙戊酸钠口服溶液。该药物具有抗癫痫的功效,其作用是能够用于治疗全面性、部分性或其他类型癫痫,建议患者遵医嘱用药。癫痫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通过增强GABA抑制、阻断钠通道及抑制T型钙通道,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新比清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在癫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通过多重机制控制全面性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局灶性发作以及儿童失神癫痫、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等癫痫综合征的发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新比清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的优势十分显著,采用口服液剂型,搭配针筒设计,能够精准控制药物剂量,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儿童及吞咽困难的患者而言,尤为适合。而且新比清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有着红色的外观与无糖樱桃味口感的设计,让儿童更容易接受,减少了服药时的抗拒心理。但在使用药物前,通常需要先摇晃药瓶,使药物浓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除单独使用新比清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外,还可在医生建议下与曲莱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开浦兰左乙拉西坦片等药物联用,这种联合用药方式能进一步增强抗癫痫效果,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和摄入过多甜食,以防血糖波动或膀胱过度充盈引发癫痫。
光敏性癫痫是什么病
光敏性癫痫是癫痫的一种特殊类型,只有在间断闪光刺激或闪光灯的条件下会诱发癫痫的发作,所以称之为光敏性癫痫,它主要表现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肌肉强直等症状,多见于青少年患者。针对光敏性癫痫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例如电视,游戏机,电脑屏幕等有闪光刺激的高危因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严格尽量避免,这样才有利于减少癫痫症状的发作,另外,还要按时规律服用抗癫痫疾病的药物,这样才有利于控制症状。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1

85566次收听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是癫痫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多见于14岁以后的青少年,是一种特发性全身性癫痫综合征,主要以肌阵挛发作为突出表现,大部分患者在发作的时候意识是清楚的状态,这种癫痫疾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智力和体格的发育,但是仍然需要积极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癫痫疾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患者需要按时规律的服用抗癫痫药物,长期合理的应用药物可有效的控制发作。其次,对于该病的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必须注重调整生活的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以免诱发癫痫发作。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26

102653次收听

癫痫中医治疗方集
癫痫是以脑功能短暂异常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有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的区别。癫痫的发作大多具有间歇性、短暂性、刻板性三个特点,以突然昏仆,口吐涎沫,肢体抽搐,移时自醒,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临床上有大发作(羊痫风)、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四
癫痫疾病的护理事项
癫痫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有人将其称为世界上第三大顽症。它的治疗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药物治疗外,癫痫患者护理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情况。
癫痫危害知多少
癫痫,人们谈之色变,其重要原因还是其发病时看若痴狂,口歪眼斜,表情恐怖,人们往往避而远之。其实很多人都不了解癫痫这种疾病给患者造成的伤害究竟有多深,下面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下
癫痫孕妇孕产期保健要做好
癫痫患者怀孕后需要特别注意,做好产前检查,注意孕期卫生,加强孕期营养,做好孕期保健和产褥期保健,避免诱发癫痫发作,以便安全度过孕产期。如果出现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状态应及时处理。
继发性癫痫病急救常识
继发性癫痫急救要点介绍继发性癫痫病是一种急危重症,如不实施救治可呈现脑水肿,脑疝,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家属一旦发现继发性癫痫病人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应立即送往医院,送医院后要向医生详细报告发病过程,给时间及剂量,以利于医生掌握病情,合理救治。继发性癫痫病急救常识都有哪些呢?
02:48
癫痫的原因有哪些
癫痫的原因有一部分癫痫是原发性、特发性的癫痫,就是没有病因。常见的继发性癫痫,鉴于先天遗传性,染色体异常或先天性脑积水造成;此外颅脑的外伤,比如颅底的损伤、凹陷,侵犯大脑皮层,引起癫痫;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像细菌性脑膜炎、脑炎、病毒性脑炎、脑脓肿,造成癫痫的发作。脑血管病也是癫痫的好发原因,尤其在老年人,像脑梗死、脑出血,梗死或出血的病灶,邻近大脑皮层,出现癫痫。还有脑部的肿瘤,如果肿瘤侵犯了大脑皮层或接近皮层,患者会继发成癫痫;还有一些理化因素的感染,像重金属感染、一氧化碳中毒也是癫痫的重要病因。
01:39
癫痫有生命危险吗
癫痫有无生命危险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一、一般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都很短暂,几秒钟即可结束,不论是大发作还是小发作,如果在发作的过程当中不出现意外,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二、如果是持续性癫痫,血压、呼吸、心跳等生命指标正常,不会出现生命危险。三、如果在发作的过程当中,血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不平稳,就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四、如果发作的环境不合适,比如正好在过马路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小儿癫痫治疗时间
儿童癫痫诊断后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饮食治疗。最终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法来治疗主要取决于儿童癫痫的病因、发作的类型、综合征以及结合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等来进行选择。通常药物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大约60%的儿童可以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控制。但是癫痫诊断后并不一定需要立刻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例如BEC导发性阵挛癫痫发作,这部分的癫痫患者预后都比较良好。20%的儿童在一生中只发作一次到两次,这时如果诊断为BECT或者是儿童枕叶癫痫,那发作可能只有一次、两次。这时可以先观察,不需要用药。但是如果儿童为难治性癫痫或者是广泛性脑损伤导致频繁癫痫发作的情况下,需要早期就用药物控制病情。
语音时长 01:41

2019-06-06

63529次收听

01:32
难治性癫痫怎么确诊
难治性癫痫的确诊和顽固性癫痫的诊断相同,是同一个问题。首先是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诊断癫痫后吃药效果不好,通过加药或者是加量都无法改善症状;其次,平均每个月发作一次,每年发作十次左右,这时候就可以诊断为难治性癫痫。国内外的标准略有差别,但是基本上都差不多。总之,癫痫病人通过正规的、足量的服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癫痫药,仍然每年有十次以上的发作,大发作小发作都算,这种是难治性癫痫。一定要吃药、一定要有发作,发作达到十次左右,就达到了诊断难治性癫痫的标准。
01:45
癫痫能治好吗
癫痫的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正规治疗可以得到好转。癫痫经过及时、正规、系统、合理、长期的抗癫痫治疗,大约70%左右的癫痫患者可以完全的缓解或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剩下的30%左右的癫痫患者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为药物难治性的癫痫,但并不说明药物难治性癫痫治不好。这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癫痫发作得到控制或者治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难治性癫痫的预后。目前国内外对于癫痫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合理、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是关键。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和家属在癫痫治疗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如有病乱投医,轻信谣传,到处寻找“祖传秘方”,不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癫痫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还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有效时机,人为使患者变成了难治性癫痫。
癫痫病人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癫痫病人首先要改变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如睡眠缺乏、过度劳累、饮酒、咖啡或浓茶;不宜做有危险的动作,如游泳、登山、跳伞等,在有陪护的情况下,集体的户外活动可以,如打保龄球、乒乓球、慢跑、瑜伽等;服用抗癫痫药物时要注意不能随意的停服、增加药量或减少药量,需要医生的医嘱,服药期间要定期查血常规、血红蛋白等;外出的时候要随身携带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病史等资料,以备发作时方便候联系家人。
语音时长 01:18

2018-10-16

63859次收听

癫痫有哪些分类
癫痫分类根据发作时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可分为:1.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又可分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2.全面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又分为失神性发作、肌阵挛性发作、阵挛性发作、强制性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失张力性发作。
语音时长 02:34

2018-09-29

5198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