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定义是什么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
三叉神经痛的核心定义需从解剖与临床特征两方面理解。三叉神经作为第五对脑神经,分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三个分支,支配面部感觉。典型疼痛表现为单侧面部突发性电击样、刀割样剧痛,持续数秒至两分钟,常由触碰触发区、咀嚼或说话等日常动作诱发。疼痛严格沿神经分支分布,以上颌支和下颌支受累最常见。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随着病程进展,缓解期可能缩短。国际头痛协会将其归类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多因血管压迫神经根导致,继发性可能由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病因引起。诊断需排除牙源性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相似症状疾病。
三叉神经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冷风刺激面部,选择软质食物减少咀嚼动作。急性发作时可尝试局部热敷缓解,但需及时神经内科就诊评估病因,规范使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或考虑微血管减压术等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02:58
02:54
01:30
02:38
01:5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三叉神经痛是怎么得的
- 2 三叉神经痛严重吗?
- 3 三叉神经痛是如何得的?
- 4 三叉神经痛怎么确定?
- 5 三叉神经痛是怎么得的?
- 6 三叉神经痛是怎么形成的
- 7 三叉神经痛怎么引起的
- 8 三叉神经痛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