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斑病变的发病率高吗

发布时间:2020-09-0266268次浏览

黄斑病变的发病率比较高,一般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75岁以上的人发病率能达到35%左右。如在平时注意合理饮食,补充维生素、锌、硒等微量元素,戒烟戒酒,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眼睛过度疲劳,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可降低黄斑病变发病率。

婴幼儿和老年人都是黄斑病变的高发人群。当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视力会逐渐下降,总感觉眼前的物体看不清楚,还可能会发生变形,严重时有可能会导致失明,影响正常的生活,所以一旦发现黄斑病变就应该积极治疗,那么,黄斑病变的发病率高吗?
  一、黄斑病变的发病率高吗
  黄斑病变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一般超过45岁后就开始逐渐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50岁左右的人发病率为2%,75岁以上的人发病率能达到35%左右。如果患有其他眼部疾病,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合理用眼,眼睛过度疲劳等,发病率会更高一些。
  二、如何降低黄斑病变的发病率
  1.合理饮食
  平时应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比如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鱼虾贝类等,为身体补充这些营养物质,能起到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黄斑病变的发病率。注意减少油炸、烧烤、辛辣食物的摄取量,否则出现黄斑病变的可能性会更高。
  2.戒烟戒酒
  烟雾、尼古丁、酒精等有害物质也会危害到眼睛,导致视网膜过早的老化,有可能会诱发黄斑病变。所以想降低黄斑病变的发病率,要注意做到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
  3.注意用眼卫生
  平时工作学习时1个小时左右就要休息10到15分钟,比如闭目养神、看绿色的物体、远眺等,可以有效的缓解眼睛疲劳,也可以降低黄斑病变的发病率。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细菌入侵,避免眼压升高,对降低黄斑病变出现的几率也有一定好处。
  4.控制血压血糖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黄斑病变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所以患有高血压时,应该遵医嘱合理应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的稳定;患有糖尿病时,可以应用胰岛素、降糖药等稳定血糖,减少对黄斑区的刺激,也可以降低黄斑病变的发病率。

相关推荐

03:16
眼白混浊发黄怎么回事
眼白混浊发黄,主要由结膜色素痣、睑裂斑、肝胆系统疾病导致。第一、结膜色素痣引起,是由于结膜组织当中出现了色素的堆积,与长期的慢性结膜炎症刺激,强光与风沙刺激以及年龄因素等有关。第二、睑裂斑造成,通常发生在黑眼球左右两侧的眼白,局部的结膜组织会形成隆起于眼球表面的斑块。与患者个人的体质有关。第三、由于肝胆系统疾病导致了黄疸在眼部的表现。因为眼球结膜上面有许多的黏膜,这种黏膜和胆红素进行结合以后,随血液循环沉积在结膜组织中,就会导致眼睛发黄。
02:45
眼球上黄斑是怎么回事
眼球上出现黄斑的原因包括:结膜面的脂肪沉着,局部结膜增生,干眼症、睑裂斑炎症或角膜炎导致。第一,大部分结膜面的黄色斑块,是由结膜上的脂肪沉着导致,这种色素斑块不会自行消失,甚至会慢慢长大,但不会影响眼球结构和功能,也不会导致视力下降。第二,若内眼角出现一块黄色隆起的组织,为局部结膜的增生所导致,与紫外线照射及灰尘的刺激有关。第三,若眼球表面出现黄色斑块并且伴有红肿,可能是干眼症、睑裂斑的炎症,或者是角膜炎导致,可以给予低浓度的糖皮质激素或者是非甾体的消炎药物点眼,控制局部的炎症。
视网膜黄斑是什么样的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最内层,是一种精细又娇嫩的神经性薄膜。这是视觉的感受器,能够感受光线,也可以传导神经冲动。黄斑是视网膜后极部的一个小凹陷区,直径大概为两毫米,呈浅漏斗状。其中富含叶黄素,所以颜色看起来发暗。
黄斑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黄斑病变会损害视力,严重时可能引起失明,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心理健康;这种疾病有一定的遗传性,可能遗传给后代。
眼底黄斑病变会失明吗
眼底黄斑病变会有失明的几率,眼底黄斑病变也会有着一系列的危害,比如可能会出现视觉功能变化,也会有眼底破裂出血,又或者是识别物体模糊以及严重的失明等现象,所以它出现之后,本身就应该引起生活的重视,一定不可以过于的忽视。
02:24
黄斑病的危害有哪些
黄斑是眼底最中央的一个部位,因为它富含黄色素、叶黄素,所以呈现黄色,因此得名为黄斑。每个人都有黄斑,而且它是我们视力最敏锐的一个部位。黄斑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严重的视功能损害。有一些黄斑病变对视力影响小,可以观察或者用保守治疗方法,如中医、中药进行治疗;一些比较重的黄斑病变则需要手术。如果黄斑病变引起了严重的视功能损伤,或者黄斑病变时间久了,对眼底黄斑区视网膜视功能的损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即使是通过手术治疗,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一旦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就医。
眼底黄斑怎么治疗
眼底黄斑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眼底黄斑是视网膜上很重要部位,叫做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细胞最集中部位,也是光线从眼睛里照进去,直接落在部位。所以眼底黄斑是每个人都应该有正常组织。当黄斑出现病变后,看东西会受到影响。黄斑病变有很多不同种类,如果出现黄斑病变,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有时候黄斑区可能因为年龄、高度近、牵拉造成裂孔,治疗要通过手术方法把裂孔封闭,让黄斑区恢复正常形态,有正常视细胞感受光刺激才能够恢复视力。有黄斑病变跟年龄相关,叫做老年性黄斑病变,黄斑病变只是细胞衰老,病变对视力影响不大,进展也很缓慢,病变就不需治疗。如果老年性黄斑变性,可能出现出血、水肿、反反复复不易痊愈的情况,可以通过向眼内注药,让血、水肿都吸收掉,恢复视力。黄斑病变跟手术、外伤或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病有关,要治疗原发疾病。
语音时长 02:29

2020-03-17

66180次收听

眼底黄斑怎么回事
眼底黄斑是经常听到名词,经常会有病人到眼科看病,看完以后问医生,医生我有没有黄斑?会跟病人说有黄斑呀,黄斑人人都会有,这时候病人就很惊讶,为什么会这样,黄斑不是个不好东西吗?实际上黄斑是每个人都长在视网膜上部位,这部位对于看东西很重要。看东西绝大多数都是靠黄斑来看。如果黄斑没有,就是瞎子,如果黄斑得病,看东西就会受到影响。这就好像每个人都要有心脏,心脏很重要。但是有人有心脏病,有人没有,每一个人都要有黄斑,但是有人有黄斑病变,有人没有。黄斑一旦产生病变,就会很敏感感受到眼前可能出现黑影,这个黑影固定在眼睛正前方,看到哪黑影就跑到哪,严重影响看东西。有人还会觉得看东西大小有改变,颜色有改变,那么这个是眼底黄斑病变。所以眼底黄斑是很重要东西,每个人都有黄斑,但是不要有黄斑病变。
语音时长 01:34

2020-03-17

56628次收听

老年性黄斑变性能治愈吗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最常见的老年人致盲性疾病,是指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结构中的黄斑发生变性、脂质沉积、出血及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类眼科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严重者可致失明。老年性黄斑变性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干性黄斑变性进展缓慢,早期对视力影响不大,仅有视物变形,晚期才会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但是不至于完全失明。湿性黄斑变性会出现急性视力下降,随后出现眼前黑影、视视物不清。湿性黄斑变性主要表现为出血渗出性改变,对视网膜结构的破坏非常严重,视力损害也很明显,预后较差,10%患者可失明。本病不能彻底治愈,一旦出现中心视力下降及视物变形,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0

59482次收听

眼睛黄斑病要手术吗
黄斑区病变常见有黄斑裂孔和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目前可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区内界膜剥除手术或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裂孔内界膜遮盖手术。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常见临床症状是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严重者可致失明。老年性黄斑变性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干性黄斑变性进展缓慢,早期对视力影响不大,仅有视物变形,晚期才会引起严重视力下降,但不至于完全失明。湿性黄斑变性会出现急性视力下降,随后出现眼前黑影、视物不清,预后较差。有新生血管或无灌注区需进行眼底激光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0

52912次收听

黄眼斑病怎么治疗
出现黄斑病时,可以选择西医治疗,比如用右旋糖苷滴眼液等药物治疗,也可以进行激光治疗、经瞳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手术治疗等;还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三七总苷片等中药治疗。
眼底黄斑病变能治好吗
眼底黄斑病变对眼部的危害性极大,需及时治疗,这种疾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起来需要时间,患者一定要做到有耐心,积极配合治疗,并在治疗后注意预防复发。病情得到控制及视力恢复稳定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治疗,因此治疗上一定要遵医嘱。
03:43
黄斑病变的原因
黄斑病变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血管硬化、氧化损伤、慢性光损伤、炎症性病变引起。黄斑病变不同的年龄段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血管硬化、氧化损伤、慢性光损伤、炎症性病变所引起,要注意避免造成黄斑区损伤的因素。一旦视力出现改变或视物变形,要及时到专科诊治,明确病因及诊治,保护好视功能。
03:24
黄斑病变治疗
黄斑病变因其原因不明,治疗也不明确。平时生活中要合理饮食、忌烟酒,户外活动时戴防护眼镜。黄斑病变是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的眼病,它的病因不明确,主要跟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危险越大。首先要合理饮食,应多食蔬菜、水果,并戒烟酒。户外活动时,应戴防护眼镜,以防阳光直射眼睛。如出现黄斑病变,要及时就医,定期复查。
老年黄斑病变的症状
老年性黄斑病变跟每个人的病情,病程分类有关。黄斑出现问题,主要会影响视力,严重的还可导致眼睛失明。常见于看到的事物发生变形,变色。视野中心出现暗影,最终中心视力丧失。应积极的治疗疾病,不要拖延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语音时长 01:46

2018-06-22

5421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