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人容易得低血糖症
容易发生低血糖症的人群主要有糖尿病患者、长期节食者、肝肾功能异常者、酗酒者、胰岛素瘤患者以及高强度运动者。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类药物时,若用药过量或未及时进食,可能导致血糖快速下降。典型表现为心悸、出汗、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建议随身携带糖果,定期监测血糖。
2、长期节食者
长期极端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会导致糖原储备不足,当机体需要能量时易引发反应性低血糖。常见于过度减肥人群,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日主食摄入。
3、肝肾功能异常者
肝脏是糖原储存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胰岛素清除。这两类患者可能出现空腹低血糖,尤其在夜间或长时间未进食时。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避免长时间饥饿。
4、酗酒者
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空腹饮酒后6-24小时易发生低血糖。表现为行为异常、嗜睡等中枢神经症状。饮酒前应进食碳水化合物,避免空腹饮酒。
5、胰岛素瘤患者
胰腺β细胞瘤会自主分泌过量胰岛素,导致反复发作的空腹低血糖。典型表现为晨起意识模糊或癫痫样发作。确诊需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6、高强度运动者
长时间剧烈运动可能耗尽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运动后6-15小时可能出现延迟性低血糖。建议运动前后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时携带含糖饮料。
预防低血糖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15-20克速效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果汁等,15分钟后复测血糖。反复发作或严重低血糖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不可自行长期服用升糖药物。日常可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应急食品,运动前中后注意能量补充,酗酒者需戒酒并改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