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梅毒怎么办
感染梅毒可通过青霉素注射、多西环素口服、头孢曲松注射、阿奇霉素口服、红霉素口服等方式治疗。梅毒通常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等,早期表现为硬下疳、淋巴结肿大,进展期可能出现梅毒疹、黏膜损害,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1、青霉素注射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对梅毒螺旋体具有高度敏感性。早期梅毒可选用苄星青霉素注射液,通过肌肉注射给药。青霉素能有效杀灭病原体,阻断疾病进展。使用前需进行皮试,避免过敏反应。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赫氏反应,需密切观察。
2、多西环素口服
多西环素片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梅毒患者,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对早期和晚期潜伏梅毒均有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光敏反应,服药期间应避免阳光直射。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
3、头孢曲松注射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可作为青霉素替代方案,尤其适用于神经梅毒治疗。第三代头孢菌素能穿透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效果显著。需每日静脉滴注给药,疗程较长。可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4、阿奇霉素口服
阿奇霉素分散片适用于部分早期梅毒病例,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药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可短期用药。但部分地区已出现梅毒螺旋体耐药株,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与食物同服可减轻不适。
5、红霉素口服
红霉素肠溶片是妊娠期梅毒的备选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风险。需分次口服完成疗程,生物利用度较青霉素低。可能出现肝酶升高、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需监测胎儿情况,新生儿出生后需接受预防性治疗。
梅毒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直至痊愈,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日常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需均衡营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治疗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血清学试验,第2年起每半年复查,监测是否复发或再感染。出现视力异常、听力下降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