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什么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可引发皮肤、关节、肾脏、血液系统等多器官损害。该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紫外线暴露、病毒感染及药物诱发等有关。
1、病因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HLA-DR2和HLA-DR3等基因位点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可诱发或加重病情,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促进自身抗体产生。部分患者发病与EB病毒等感染相关,某些药物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也可能诱发药物性狼疮。
2、典型症状
特征性表现为面颊部蝶形红斑,光照后加重。多数患者伴有关节肿痛、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严重者进展为狼疮肾炎。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癫痫,或浆膜炎如心包炎、胸膜炎。
3、诊断标准
目前采用2019年EULAR/ACR分类标准,需满足抗核抗体阳性且临床评分≥10分。典型指标包括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C4降低。皮肤活检显示免疫球蛋白沉积,肾脏活检可明确狼疮肾炎病理分型。需注意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结缔组织病鉴别。
4、治疗方案
轻症患者可使用羟氯喹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中重度活动期需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环磷酰胺注射液。生物制剂如贝利尤单抗注射液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者。狼疮危象需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严重血液系统损害可考虑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5、长期管理
患者需严格防晒,避免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定期监测尿常规、血常规和补体水平,每3-6个月评估疾病活动度。妊娠期需在风湿免疫科和产科共同监护下控制病情。接种灭活疫苗前需评估免疫状态,避免活疫苗接种。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建立长期随访计划,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减停。日常注意记录症状变化,避免感染诱发疾病活动。出现持续发热、水肿或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医。合理膳食可多摄入深海鱼、西蓝花等抗炎食物,限制高盐高脂饮食。心理支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社会支持。
相关推荐
01:08
01:58
01:49
01:54
01:2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红斑狼疮?
- 2 红斑狼疮是怎么引起有什么
- 3 红斑狼疮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 4 如果出现红斑狼疮应该注意什么
- 5 红斑狼疮怎么得的
- 6 红斑狼疮有哪些特点
- 7 什么叫红斑狼疮
- 8 什么是红斑狼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