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桂皮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假桂皮通常指以其他树皮冒充的肉桂,常见用法包括调味卤料、中药配伍、驱虫防霉、泡茶饮用及制作香囊。假桂皮可能含有有毒成分,使用前需严格鉴别。
1、调味卤料
假桂皮外观与真肉桂相似,常被研磨成粉或掰碎后用于卤制肉类。其木质素和挥发油成分可产生类似肉桂的香气,但缺乏真桂皮特有的甜辛味。部分不良商贩会将其混入五香粉或十三香中出售,长期摄入可能引起胃肠刺激症状。
2、中药配伍
不法药材商可能将假桂皮掺入中药方剂,尤其常见于温里散寒类方剂。假桂皮不含肉桂醛等有效成分,无法发挥温肾助阳功效,反而可能因含黄樟素等毒性物质导致肝损伤。购买肉桂饮片时需观察断面是否呈红棕色油层。
3、驱虫防霉
民间有用桂皮驱蟑的习惯,假桂皮因含挥发性物质也能短暂驱虫,但效果较真品差且持续时间短。需注意某些假桂皮可能用化学香料浸泡,放置衣柜防霉时可能污染衣物,敏感人群接触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
4、泡茶饮用
部分茶商会将假桂皮切片作为肉桂茶原料出售。假桂皮冲泡后汤色浑浊,有木质涩味而无回甘,饮用后可能出现舌麻、恶心等不适。正品肉桂茶应呈现清澈的金黄色,有持久的甜辣风味。
5、制作香囊
假桂皮因价格低廉常被用于填充香囊,但其香气需依赖人工香精维持,容易挥发失效。真肉桂制作的香囊香气可持续数月,而假桂皮香囊通常两周后即无味,部分劣质产品还可能引发呼吸道过敏。
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带有产地标识的肉桂产品,真肉桂断面应有明显的油性层纹,气味甜辣持久。使用前可进行简单鉴别:真肉桂咀嚼后先辣后甜,假桂皮则呈现木质苦涩。日常保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若发现霉变或异味应立即停用。特殊人群如孕妇、肝病患者应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桂皮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