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腹泻常用哪些药物
中医治疗腹泻常用药物主要有葛根芩连片、参苓白术散、保和丸、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需根据证型辨证选用。
1、葛根芩连片
适用于湿热型腹泻,表现为大便黄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主要成分为葛根、黄芩、黄连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脾胃虚寒者慎用。
2、参苓白术散
用于脾虚湿盛型腹泻,症见大便溏薄、食欲不振、肢体困重。含人参、茯苓、白术等成分,能健脾渗湿。可与山药粥同服增强疗效,外感发热时禁用。
3、保和丸
主治食积型腹泻,常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由山楂、神曲、半夏等组成,能消食导滞。建议饭后温水送服,孕妇及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
4、附子理中丸
针对脾肾阳虚型五更泻,表现为黎明腹痛、畏寒肢冷。含附子、干姜等温阳药材,需严格掌握剂量,高血压患者禁用。
5、四神丸
适用于肾阳不足型慢性腹泻,伴随腰膝酸软、完谷不化。主要含补骨脂、肉豆蔻等,宜用淡盐水送服,阴虚火旺者忌服。
腹泻期间应注意腹部保暖,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生冷瓜果;可适量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必要时用热水袋热敷脐周;若出现持续脱水、高热或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慢性腹泻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肠镜;服药期间记录排便情况供医生参考,切忌自行调整药量或混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