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几期开始嗜睡
艾滋病患者通常在疾病进展期临床Ⅲ期开始出现嗜睡症状。艾滋病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嗜睡多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消耗有关。
艾滋病急性期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但嗜睡并非典型表现。无症状期可持续数年,此阶段病毒持续复制但症状轻微,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嗜睡。进入艾滋病期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至200个/μL以下,患者易发生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等机会性感染,这些感染会导致持续发热、体重下降和严重疲劳嗜睡。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HIV直接侵袭脑细胞或合并弓形虫脑病、原发性淋巴瘤,可表现为认知障碍和昼夜节律紊乱性嗜睡。晚期艾滋病患者因严重营养不良、贫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嗜睡症状会进一步加重。
艾滋病患者出现嗜睡应及时就医检查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明确是否发生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神经功能。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同时应定期进行结核筛查、肺部CT等监测。患者家属需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出现持续嗜睡伴发热、头痛时应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