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椎盘突出期如何能保护腰部
腰椎间盘突出期可通过卧床休息、佩戴护腰、调整姿势、适度运动、物理治疗等方式保护腰部。腰椎间盘突出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劳损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1、卧床休息
急性期建议严格卧床1-3天,选择硬板床或中等硬度床垫,避免腰部悬空。仰卧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保持脊柱中立位。卧床期间可每2-3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
2、佩戴护腰
选择医用腰围支撑腰椎,每日佩戴不超过6小时,避免长期依赖。腰围应贴合腰部曲线,上缘达肋弓下缘,下缘覆盖髂嵴。如出现皮肤过敏或肌肉萎缩需停用。
3、调整姿势
坐立时保持腰部挺直,使用靠垫支撑腰椎曲度,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搬重物时应屈膝下蹲而非弯腰,物品贴近身体中线。睡眠避免俯卧位,减少脊柱扭转动作。
4、适度运动
疼痛缓解后可进行麦肯基疗法伸展训练,如俯卧撑起动作每日3组,每组5-8次。游泳时选择蛙泳或仰泳,水温保持30-32℃。禁忌快速转体、跳跃及负重训练。
5、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每次15分钟可促进炎症吸收,超声波治疗能松解粘连。中医推拿需避开急性期,采用滚法、揉法等轻柔手法。牵引治疗重量不超过体重1/3,时间20分钟。
日常应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BMI建议维持在18.5-23.9之间。饮食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每日300ml牛奶、50g豆制品。避免长时间驾驶或使用矮板凳,工作台高度应与肘关节平齐。寒冷季节注意腰部保暖,可选用远红外理疗护具。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足下垂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