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糖高怎么控制
孕妇血糖高可通过饮食调整、适量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心理调节等方式控制。妊娠期高血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遗传因素、激素变化、体重增长过快等因素有关。
1、饮食调整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避免精制糖和油炸食品。每日分5-6餐进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非淀粉类蔬菜应占餐盘一半,水果选择苹果、梨等低糖品种,每次控制在200克以内。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勾芡和糖醋做法。
2、适量运动
餐后30分钟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有氧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跳跃和仰卧动作。若出现宫缩或阴道流血应立即停止。建议配备便携式血糖仪监测运动前后血糖变化。
3、血糖监测
每日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各测1次指尖血糖,记录波动曲线。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发现连续3次超标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胰岛素用量。
4、药物治疗
经饮食运动控制无效时,可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孕期安全降糖药。禁止口服二甲双胍片等可能通过胎盘的药物。胰岛素注射需轮换部位,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5、心理调节
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妊娠糖尿病知识,与产科医生和营养师保持沟通。焦虑情绪可能通过皮质醇升高影响血糖,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家人应协助记录饮食和血糖数据,避免过度强调数值波动。
妊娠期血糖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建议每周产检时同步进行营养评估。除常规血糖监测外,需定期检查尿酮体和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夜间加餐。若出现视物模糊、多尿加重等异常,应立即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和产科联合就诊。合理控制血糖可显著降低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风险。